204-天知道

 
拋開這些,對方也多次陪同他在深淵之中拿星星,羅摩也願意給予更多的看重。

 
這和他來這裡讓珊瑚宮心海做事情並不衝突。

 
有關剛開始的,“這些人都會死,你只需要稍作沉默”。

 
這在珊瑚宮心海看來當然是詭辯,但羅摩是認真的。

 
幕府和反抗軍的戰爭從開始到最後在空的幫助下促成了和談,這中間死去的人不在少數。

 
可如果珊瑚宮心海選擇了和幕府合作,在九條孝行的事情完成之前,他自己就會控制幕府的兵力和輸出,確保反抗軍能夠活下來。

 
在底線之前,因為戰爭而死去的海祗島人只會更少,並且還有愚人眾談下來的物資支持。

 
拋開道德層面的問題,珊瑚宮心海絕對不會因此而損失任何東西,甚至整個海祗島都會因為和談而從中收益——這當然不是永遠的,一旦九條孝行的事情做完了,他就會無比殷切的希望珊瑚宮心海去死。

 
因為幕府的天領奉行大人當然不會和反賊有什麼密切合作,他們是敵人,徹徹底底的敵人。

 
一旦到了這一步,海祗島還是要被毀滅,珊瑚宮心海同樣要死。

 
“希望還在,只是需要稍微的等待。”

 
分歧就在這裡。

 
以珊瑚宮心海的視角來說,她看不到希望。

 
無論反抗還是妥協,最終的結果其實都是海祗島的毀滅。

 
在你已經知道了必然會死的時候,你是選擇彎腰叩首,勉強給自己續一波狗命——這次就不是調侃自己了,低頭的代價就是為人當走狗;還是選擇維持尊嚴,乾脆的去死,讓對方也得不到最大利益呢?

 
珊瑚宮心海偏向於後者。

 
她接受的教育並不會讓她失去妥協的心思,但看不見希望的妥協,她只會選擇剛烈的死。

 
她需要的是,如果我現在選擇和敵人苟且合作,那麼海祗島是否能夠看到明日的希望。

 
為了某件事而死固然讓人心生敬佩,可為了某件事而活著,其實往往更加艱難。

 
“希望?”珊瑚宮心海抿了抿唇,“我不知道該不該相信你。”

 
她搖搖頭,“我看不到希望。”

 
跪坐在地上的五郎低下了頭。

 
聽到自己侍奉的君主如此悲觀,他怒火中燒,然後承認自己的無能為力。

 
“是,您當然看不到希望。”羅摩並沒有辦法安撫,“從你的角度來說,這件事情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

 
“做一件看不到希望的事情,去反抗一個無法反抗的神,這本來就不是正確的事情。”

 
事實上按照小紙條上的記錄,整件事情的開始是愚人眾的雙向努力。

 
他們誘導了掌握軍事權力的天領奉行,同時安排自己人,僱傭海祗島人去襲擊強奪幕府的物資。

 
然後事情就成了。

 
這種粗糙的計劃能夠成功,完全仰賴於提瓦特的大環境。

 
如果不是幕府這邊太安逸了,他們也不會直接選擇開啟戰爭。

 
提瓦特人很少因為戰爭失去什麼,整個世界和平的時間遠超他們混亂的時期。

 
過於堅硬的秩序讓所有人都失去了對於戰爭的敬畏之心,幕府甚至不需要太多的調查,只需要確認這個消息存在,然後就可以一拍腦袋去打。

 
為什麼?因為他們完全看不起反抗軍的武裝力量。

 
當你可以隨意的欺負一個人而不受到懲戒的時候,我們不能夠指望道德和個人修養在這方面起到任何作用。

 
尤其是當你打他的時候,你還可以從中收取一筆不菲的利益,這種傾向就會越發明顯。

 
簡而言之,菜是原罪。

 
我知道其中可能有問題,但我又何必在乎這其中的問題呢?

 
難道我把戰車從海祗島身上碾過去的時候,我會因為這個決定而損失任何東西嗎?

 
不會,當然不會。

 
所以幕府無所畏懼。

 
這個道理太過於簡單,以至於珊瑚宮心海反而找不到任何解決問題的方法。

 
你現在知道問題了,因為你菜,所以我想打你就打你。

 
好了,你可以開始解決這個人類社會最簡單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