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準備

“你還有時間去準備,但時間並不多了。”羅摩隨口說道,“我知道祂們沒死,所以你並沒有這麼悲傷。”

“但你的人生裡也不是隻有那維萊特和芙卡洛斯這兩位長輩的吧。”

“想想那些其他你在乎的東西,想想你失去它們之後的情緒。”

芙寧娜猶豫之後還是追問道,“比如呢?”

“比如五百年來,有個名叫芙寧娜的女孩,從來都沒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種人。”羅摩瞥了她一眼,“她用她除了堅守可以稱讚,實際上也算一事無成的五百年去印證了和自己的神明一樣的某個答案。”

“那個答案是,我真的很無能,沒辦法去解決問題,只能夠期待有能力的人站出來。”

“這個答案,你會稍微滿意一些麼?”

芙寧娜不想哭,她只想跳起來打羅摩的頭。

這個答案無禮至極,但委實談不上荒謬。

芙寧娜當然是有作用的,羅摩知道,她自己也知道。

她實打實在神明的王座上堅守了五百年——當然,這不值得誇讚,畢竟這五百年她也不是去受苦的,楓丹人按照供養神明的規格來供養芙寧娜,同時又不要求她真的承擔神明的責任,一切的工作都由那維萊特代勞。

就人類的歷史而言,實在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說這是一種懲罰,而不是一種獎賞。

五百年的神明生活,如果你非要說這是一種刑法,那這種懲罰實在是抽象過頭了,讓人完全無法理解。

芙寧娜的價值在於她自己,她享受但並不是追逐這種享受,而是真的把自己的工作放在了等待上,然後重複了數百年的期待明日——失望——新的期待——再次失望的過程。

這種對自我的要求,其實才是她受苦的根源。

倘若她很快就放棄了自己對於希望的追逐,她的人生就談不上任何的苦難。

畢竟這五百年的時間裡,除了無止境的失望這一種東西之外,她的人生已經是順遂到任何人都會羨慕程度。

失望是她附加給自己的懲罰,她在漫長的時間裡,一直擔任著希望的囚徒,失望的監管者,永遠失望,永遠等待明日。

羅摩委實沒覺得芙卡洛斯應該對芙寧娜的生活有所虧欠,祂認為芙寧娜在這個過程之中得到的東西其實是足以匹配她所遍歷的失望的——如果她真是一個凡人,她獲得了額外數百年的壽命,憑空的來的神明地位,一個能力出眾但永遠不會威脅她的輔政大臣。

五百年來楓丹人嘗試著登上歐庇克萊歌劇院,為這位水之神獻上自己籌備的精彩戲劇,只是她永遠興致缺缺,像是他們的表現完全不入流,並不是她所期待的完美戲劇。

只是這位水之神自己不這麼想。

芙卡洛斯完全不覺得芙寧娜得到的這些也配和她五百年經歷的失望媲美,祂對於芙寧娜的堅守十分滿意,對芙寧娜則是滿意的不能再滿意,除此之外自然就是愧疚,覺得自己虧欠了自家崽,讓她的生活十分艱澀······這大概就是雙方價值觀的問題了吧。

芙卡洛斯是這麼想的,但芙寧娜不是。

她在這方面的想法和羅摩相似,倒不是兩人的價值觀相同,而是因為芙寧娜有著神明最基礎的特質——祂們往往輕賤自己的付出,而總是過多的高看自己的得到。

在這方面,納西妲應該和她有很多的共同語言。

祂們是相似的神,自己對於民眾的付出永遠覺得理所當然,民眾對自己的付出則覺得彌足珍貴,會覺得自己的付出無法匹配的上民眾的尊崇和信仰。

這是羅摩一輩子都很難有的覺悟。

祂就不會這麼想,我給你們幹活,你們給我想要的,我才能當你們想要的神。

我幹活你們不給我東西,那我就得用一些特殊的手段自己來取了。

我是神,我就得照顧你們?

想什麼呢?

我沒有覺得我是神,在座的各位都只配當我的狗,而是把你們真的當成人,我就已經是個偉大的善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