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羊奶 作品

第二百三十八章:震驚天下的暴風,起風了!

 
“譚淵,你馬上帶著兄弟們,去城內蒐集戰馬以及方便攜帶的風乾肉之類的食物、水,收集好後,等我命令!”

 
張麒目視譚淵領命離開,視線迴轉,狐疑道:“朱兄弟,你是想用騎兵殺穿回程的阻敵?”

 
這不可能。

 
如果阻敵是步兵還好說。

 
可這裡是蒙古人的地盤。

 
阻擊他們的元兵大概率八成是騎兵。

 
別的不多說。

 
迎面碰上一萬騎兵,他們大部分人都得交代在回程途中。

 
把隊伍解散,大傢伙剃個‘三搭頭’,裝扮成蒙古人,走山間密林小道突圍的成功率,都比這種方式高。

 
畢竟,他們這支隊伍原本都是斥候。

 
平日經常滲透到元控區。

 
每個人,其實都會說,三五句簡單的蒙古話。

 
他估摸著,這種方式,應該能回去三成。

 
不過身為一名將領,不到山窮水盡的地步,這種方法絕不能使用。

 
用了,軍人的尊嚴也就蕩然無存了。

 
活命回去,即便朝廷不追究。

 
也沒有顏面,繼續在軍中待了。

 
“不!”朱棣笑著搖頭,“我們不往回衝,我們往遼瀋衝,往納哈出的肚子裡衝!”

 
“他不是佈下重兵,阻擊我們的回程之路嗎?”

 
“那麼,他現在的兵力就是外實內虛!咱們這一千人,就作為一把刀,專往他最柔軟的腹部捅!”

 
……

 
一千人,一千斥候組成的精銳騎兵。

 
直接跳到外線去作戰。

 
據說,納哈出控弦二十萬,蒙古人的控弦二十萬,是把能騎馬射箭的半大孩子和健婦都算入內。

 
整個遼東這麼大塊地盤。

 
二十萬撒下去,充其量就是撒一把辣椒麵。

 
嗆人,但致死率不高。

 
藉助騎兵靈活機動的優勢,在遼瀋大地不斷遊擊搞破壞。

 
他就不信,納哈出不心疼家裡的罈罈罐罐。

 
“只要納哈出心疼家裡的罈罈罐罐,感到徹骨的疼痛,就會調動兵力,丘指揮使就能全力猛攻海州,或許這次能拿下海州城。”

 
“只要他納哈出調動兵力,我們就有可能抓住漏洞,跳出他的圍追堵截……”

 
“我們陷入被動局面,我們就要主動打破僵局,不管好的壞的,總之都要主動出擊,調動形勢,只有敵我態勢劇烈快速的變化,我們才有利可圖!”

 
這一戰術。

 
後世還被廣泛運用在商業戰爭中。

 
一些行業老大發起對行業老二的全方面圍剿打壓時,行業老二能成功反殺的,往往都是那些不被動應對,主動出擊的。

 
其實就一個目的,迫使老大做出應對。

 
這樣一來,雙方的態勢就是劇烈快速變化的。

 
變化中才有機會。

 
商業如此、戰爭如此、國與國的交鋒同樣如此。

 
佔優勢的一方,自然希望努力維持態勢不變,慢慢都能將劣勢一方擠壓窒息而死。

 
而不佔優勢一方,想反敗為勝。

 
就只有一個辦法。

 
搞活局勢,還要讓局勢劇烈快速變化,在變化中發現、尋找機會!

 
小到個體競爭同樣如此。

 
惜太子李承乾最大的失敗,就是沒有穩紮穩打,穩穩保持自身戰略定力,倉皇應對,最終被別人抓住破綻。

 
魏王李泰某種程度,其實已經成功了。

 
之所以沒成為最後的贏家。

 
那是因為,自作聰明,一句‘殺子傳弟’,半生努力付之東流。

 
再看姚廣孝這智妖。

 
就是把他當做那顆,逼大哥自亂陣腳,逼老頭子使雷霆手段的棋子。

 
除此之外,文字記載中,古往今來真正的智者、強者,其實都在玩這一手。

 
強者努力維持自身優勢態勢,保持戰略上不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