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羊奶 作品

第五百二十七章:朱標猶豫:答應嗎?

至少都有八九千公里。

這就意味著,朝廷要拿出,至少兩萬萬兩白銀?

是,朝廷這些年,自從完成鄉土村社,自從開海後,國庫充盈。

朱皇帝又是個勤儉的皇帝。

可國庫盈餘,攏共也就三千多萬兩白銀!

別說黃子澄。

朱標聽到這個報價,先是震驚,緊接著,手指微微蜷曲。

有些生氣。

不過,還是壓下了火氣,繼續聽。

……

“在修建大十字鐵路計劃中,鋼鐵消耗,八成由我方提供,兩成由大明朝廷提供,為確保,大明一方能滿足建設需求的鋼鐵供應量,我方將為朝廷提供,更大的冶鐵高爐,初步計劃,提供八座二十噸級冶鐵高爐,並配套提供,三座年產鋼鐵一萬噸小型鍊鋼轉爐,以及配套的工程師,幫助大明一方,培養技術工人,以及,改進生產工藝。”

……

“為大明修建一座,蒸汽軋鋼生產線。”

“修建一座,年生產製造,二十節車廂的車廂製造工廠。”

“幫助大明修建一座,蒸汽機車組裝工廠。”

……

“上述所有援建工廠,均都配套技術支持,直到教會為止。”

話罷。

解縉抬頭,看向朱標為首,大明一方,“這就是我方的方案,不知貴方對此方案,有什麼異議?”

方孝孺、藍玉為首的革新派,臉上露出笑容。

雖說每公里的造價有些太貴了。

不過,相信造價問題,是可以商量的。

而燕華援建的配套工廠,林林總總加起來就有三十多項!

單單蒸汽機車組裝工廠,除了燕華提供一些,高精技術的零部件外,其他配套零部件生產工廠,就多達七八家。

雖然,這些配套的工廠,都是一些技術含量較低的工廠,比如,氣缸用螺絲、螺栓加工工廠、連桿鑄造工廠之類。

可也足以顯示燕華的誠意了。

飯要一口一口吃,一口吃不成個大胖子。

那些,類似鍋爐、氣缸、橡膠密封環之類高精尖加工製造。

即便燕華把技術交給他們。

朝廷就能做好?

還不如,先從這些技術含量低的配套加工中,鍛鍊培養人才,腳踏實地,一步步來。

尤其燕華鄭重承諾。

會手把手教導援建工廠的工人,掌握生產工藝流程。

事實證明。

生產流程過程中的工藝技術。

也十分重要!

而這恰恰是朝廷工業發展中,最落後的一環。

朱標和大明一方眾人低聲交流商量片刻後。

黃子澄把商量的結果一一記下。

抬頭,說道:“首先,你們的造價太高,據我們瞭解,你們這個造價,包含了燕華的人工成本,而且,這個成本,佔據了你們總成本至少一半,我們大明,沒有這一項成本。”

燕華沒有徭役制度。

燕華朝廷的基礎建設,都是花真金白銀,僱傭百姓。

而且,燕華的人口短缺,更是加劇了燕華的用工成本。

可朝廷不同。

建造大十字鐵路,那些愚民必須服徭役!

“其次,我方提供兩成鋼鐵需求,太低了,至少五成。借於我方沒有這個生產能力,燕華必須提供援建一座,十萬噸級的大型轉爐鍊鋼廠……”

解縉、葉茂等燕華內閣,聽聞後,頓時想笑又想罵人。

明知自己的生產能力不足,還提出至少佔五成的要求。

更是,要求援建十萬噸級大型轉爐鍊鋼廠。

每一個字眼,都表露一種,窮橫窮橫的氣勢!

方孝孺、藍玉等人,聽到這一條,也羞愧低頭。

這是剛才討論,保守勢力一定要加上的一條,他們雖然反對,卻沒有實現。

這些條件,是革新和保守兩派,相互妥協的結果。

他們反對的原因也很簡單。

步子太大了。

在此之前,朝廷連一座真正意義上的鍊鋼廠也沒有。

即便是那種小爐子土法煉鋼,成品率都很低。

一下子上馬十萬噸級,真的好嘛?

他們都參觀過燕華十萬噸級的鍊鋼廠。

除了燕王帶他們去,後來,自由參觀期間,他們又花費很長時間,仔細參觀瞭解了。

那種十萬噸級的鍊鋼廠,生產中,涉及的技術工種就多的嚇人。

他們認為,朝廷現在,倉促上馬十萬噸級,太難,步子太大,可能反而得不償失。

“為此,十萬噸級鍊鋼廠,可以不在援建序列,我方可以花錢購買,但必須是十萬噸級!”

叛徒!

黃子澄說著,暗罵一句。

花錢購買這一條,是革新派那些叛徒,要求加上的。

這不是給燕華,給朱四郎送錢嘛!

暗罵後,繼續道:“最後,我方要求,在機車組裝的配套工廠中,增加鍋爐製造的工廠援建,以及技術支持,我方必須掌握,自行生產鍋爐的技術,而且,鍋爐體型巨大,運輸不便,貴方援建我方鍋爐製造,對貴我雙方都有利。”

朝廷匠作監那些廢物。

讓他們仿照燕華第一代六六蒸汽機,造蒸汽機。

多少年了。

連那種最原始的鍋爐都鑄造不了。

簡直都是一群廢物!

黃子澄對這些改進條件十分不滿,又不敢對燕華髮火,擔心朱棣再次直接中斷談判,只能像個怨婦一般。

一邊提改進條件,一邊暗罵。

片刻後,停下來,“這就是我方,在燕華方案基礎上,提出的改進條件,我方已經拿出了最大誠意,希望燕華認真考慮,抓住這個機會!”

撂下一句,自認為,較為強硬,有壓迫性的總結後。

黃子澄停下來。

眼神,暗暗看向朱棣。

朱棣笑笑,瞥了眼黃子澄,看向朱標,“大哥,朝廷確定要十萬噸級?”

朱標嘴唇動動,下意識想說,確定。

可話到嘴邊,看到朱棣有些無奈的笑意,又咽下去,看著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