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陳 作品

41:祖宗驚動,神主牌倒(求收藏追讀)

陳氏祠堂並非單座建築,而是由一個建築群組成,總佔地面積一畝多。

前面是個青石板廣場,四周種植著四季常青的柏樹,一棵棵,都是上了年頭的老樹,虯枝橫陳,有蒼勁之意。

廣場盡頭,有一座青磚黑瓦的宅院,祠堂便在裡面。

院中長著一棵樹冠如蓋的大槐樹,把祠堂面貌給掩蓋住了。繁雜的槐樹枝丫上,懸掛著一張張色彩斑斕的事物,正是代表著祖蔭的寶牒靈符。

當風吹來,這些寶牒靈符隨風飄蕩,如同飛舞的彩蝶。

陳留白一行人來到廣場上,一字排列開來,每人的面前都擺放一張木桌,桌上有一副色彩勾勒濃厚的鬼神面具。

這些面具不是新造的,而是有年頭的老物品,其中一部分顯得陳舊,甚至出現了裂痕。

滴血認祖的步驟,眾人都知道了的,等主持儀式的族老一聲令下,紛紛開始:

刺指、滴血、落入盛放著清水與牲血的瓷碗內,混合在一起,形成一股殷紅的血水,再把血水仔細地塗抹在面具上,等晾乾了即可。

陳留白一絲不苟地做好,悄然施展法念來觀察,立刻在面具上感受到一縷細微的陰氣。

舉頭再去觀望祠堂那邊。

陰氣更甚,猶如一片無形的雲層。

他若有所思。

所謂“先人”,其實都是死去的人。

在這個超凡世界裡,如果宗族祭祀得當,香火不斷的話,祖宗們是有可能溫養出靈性的,然後賜予祖蔭,保佑後人。

但不管人也好,鬼神也罷,俱會有私心,不會隨便地大愛無疆,輕易把祖蔭派發下來。

尤其是祖宗神,更是私人特性色彩非常強烈的存在。

比如說我家的先人祖宗,不可能去保佑你的家人,沒這樣的道理。

而在祖宗神這個體系裡,又有禮法規矩,曰: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

最後,庶人無廟。

這是十分嚴格的法度要求,不許僭越。

說白了,底層的老百姓們沒資格建廟,他們的父輩先人們死後,只能歸於宗族祠堂。

然而一個祠堂能有多大?又能容納多少神主牌?

只能進行分流,旁系外支的,都被排斥在外,另做安置。

所以說“認祖歸宗”的禮法意義,便是把自己的先人父輩遷入祠堂,配享香火祭祀。

那麼話說回來,現在的陳氏祠堂內,那些先人祖宗們與前來認祖歸宗的旁系子弟之間的血緣關係,已經相當疏遠的了,最近的也會相隔開四五代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