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陳 作品

74:關於妖魔

但凡雄關,往往多峻嶺。

潼關之外,有山脈連綿起伏,遠看上去,如同遊走的巨蛇,隱隱形成了一股勢。

若有擅於堪輿風水者,觀望此“勢”,必有所得。

而不懂那些的,當眺望山勢走向,對於心境亦有感悟。

這正是“觀想法門”的奧妙所在,天下萬物,無物不可觀。

至於能從中看到什麼,那就是各人的觀點和造化了。

卻說陳留白大搖大擺地走出了關隘,到了外面,很快現出身形來。

不管運用什麼道法,都需要法念維持。

這就是消耗。

隱身出城,只是為了測試一下水平,測試過後,便要收了法術。否則那些消耗,會變成無謂的浪費。

要知道他還不算真正跨過門檻,踏上仙道。相關法念凝聚不易,要省著用,用到關鍵的地方上。

於是信步而行,背書箱,帶鐵劍,看上去,就是個遊學的書生。

如果真有妖魔潛伏在附近,看見他的這個樣子,定然會忍不住出來獵食。

倒不是說文弱書生的血肉會比較鮮嫩好吃,而是另有說法,說讀書人的肝膽心肺中蘊含著文氣文采,多食之,有益於化形與學語。

赫赫有名的“畫皮之術”,據說就得用到讀書人的心肝兒。

所謂“文過飾非”也。

當然,這只是個流傳出來的說法,真偽存疑,畢竟沒有真正操作過。

姑且聽之亦無妨。

更何況,陳留白的確有著秀才的功名身份,這副裝扮,名副其實。

過了中午,天空陰沉沉的,彤雲密佈,想要下雪的樣子。

縱然不用遁法,他的腳步也不慢,輕功的底子在這裡。

半個時辰後,已經走出潼關附近的範圍,置身於荒野當中了。

綜合各種關於妖魔的傳聞,到了這片區域,對方就有可能出現了。

陳留白倒希望它早點出現,看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另外,在諸多說法中,他敏銳地捕捉到一些關鍵點,其中一點:就是那頭妖魔,似乎是越來越強的樣子。

不管是人,而或妖邪之類,都會具備成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