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陳 作品

83:點金成石(求收藏追讀)

在大街鬧市上察覺到魔氣,出乎意料之外,難道那些魔離開潼關,竟混進了京城?

陳留白小心翼翼地施展法念來觀察,很快發現這一縷魔氣有所不同:

並沒有那麼暴虐與嗜血,而是充斥著一種衰老枯萎的意味,其中還夾雜著一股難以言喻的臭穢。

讓人立刻就聯想到“行將就木,死氣沉沉”這般詞語。

由此肯定,這裡出現的“魔”,並非潼關那些。

不同一撥的。

然而發現新的“魔頭”,這不管怎麼說,都稱不上好事。

真正的魔,那可是超然於一般邪祟的存在,頗難對付。

否則的話,陳留白當天不會從荒野上輕易撤走。

還是那句話:這世道的變化,比預想中快得多,而且越發不可控。

他倒非害怕,而是要更為謹慎小心地應對。

當下慢慢走著,要將對方鎖定,看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人群忽而散開,紛紛站到邊上去,前頭奏樂齊鳴,誦經聲不絕於耳。

原來正有一大隊僧人儀仗抬著神龕佛像等走過來。

在這段時日內,類似情況,陳留白碰到過好幾回了。

聽說這些儀仗僧侶全部出自天龍寺。

天龍寺位於京城西山上,號稱“天下第一寺”,當朝國師願空法師便出身於此。

而延康帝那座造了十多年還沒完工的墓宮,就是由願空法師主持佈局的。

由此可知,延康帝對願空法師的倚重和信任。

天龍寺聲名遠播,香火鼎盛,一天到晚,信徒香眾絡繹不絕。寺內共供奉著十三尊肉身佛,冠絕天下。

這些肉身佛並非全部由寺內出產,其中好幾尊,卻是從別處請來的。

據說天龍寺要集齊十八之數,合稱為“十八羅漢”。

至今為止,尚差五尊。

聽聞到這個說法後,陳留白忽然想到,當日自己從荒廢古寺處離開,所遇到的僧侶儀仗。對方打著給延康帝祈福的旗號名義,實質上很可能是為了尋找肉身佛。

比起鬆散的道門來,釋家佛門,它們的組織管理要規整得多,很多東西都會有著記錄檔案等,並形成經卷的方式進行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