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高啟強叫我京海教父 作品

第199章 對孟鈺發動攻勢!


                 “阿姨,這是從美國帶回來的花旗參,還有鮑魚果。”

  張耀揚從京城回來後,就帶著禮物去了孟德海的家。

  “你也真是的,你孟叔都說多少次了,以後別帶禮物來。”

  崔曉娥對張耀揚說道。

  嘴上雖然這麼說,但是崔曉娥收禮物時,還是很開心的。

  臨近春節,孟德海和孟鈺也開始休假。

  孟德海問道:“這次去紐約,有什麼收穫嗎?”

  張耀揚坐了下來,孟德海給張耀揚倒了杯茶。

  孟鈺坐在一旁聽著。

  她一直想去美國。

  作為一名記者,她非常向往新聞自由。

  而在公知的宣傳下,美國就是新聞最自由的地方。

  張耀揚沒有急著說,而是假裝思考了一會兒,才開口感慨道:“美國很發達。”

  “具體說說。”孟德輕點著頭說道。

  張耀揚拿起茶杯,“美國不僅是樓比我們高,基礎設施比我們好,更重要的是吸引力。”

  “哪方面的吸引力?”孟德海問道。

  張耀揚回答道:“表面上,他們有更加開放的經濟制度,更完善的法律和金融體系,更多元的文化。然而,深層次的,是他們的學校,他們的科研,這不是我們光靠蓋樓,蓋鐵路和高速公路就能短期追上的。”

  “嗯。”孟德海再次點頭,張耀揚的回答讓他很滿意,證明張耀揚和公知不一樣,不是盲目崇拜美國,也不是憤青,不會盲目輕視美國。

  張耀揚接著說道:“我去參觀了很多大學,在校區內,我看到了世界各地的人。其中也包括我們華夏的留學生。我和其中的幾位聊了一會兒,他們說美國在材料學,基礎科學方面,要遠超我們國內的大學,而且,有些制度能給他們更多的機會。”

  “看來你這一趟收穫不小。”孟德海拿起茶杯,喝了口茶。

  很多卡脖子技術的源頭,便是基礎科學的落後。

  其中包括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等。

  “雖然紐約的基礎設施陳舊,但是他們對於科學的投入,每年都在增加,這不是國家資本的層面,而是他們的民間資本很成熟,他們在主導著科技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