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高啟強叫我京海教父 作品

第430章 南武村的受難日!

  張耀揚調查過錢玉榮。

  13歲的錢玉榮帶著借來的300塊錢到東北做木材貿易。

  19歲的錢玉榮又轉向了化工行業,開始為鋼廠生產防火塗料。

  90年,隨著鋼廠衰落,水泥廠盛行。

  25歲的錢玉榮創辦塑料編織廠,為附近水泥廠供應編織袋。

  三年後,28歲的錢玉榮創立了騰宇集團,專業生產建築行業用鋁門窗框架,並且一直髮展至今。

  “我只是運氣好,走在時代的風口上。”錢玉榮笑著說道。

  “錢董,我可不這麼認為。”張耀揚搖著頭,他拿起茶壺,給錢玉榮倒了杯茶:“時代的風口,固然是時代給予我們的機會,不過,不是所有人都能把握住,更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大做強。”

  錢玉榮微笑著,沒有接話。

  張耀揚說道:“比如我的恆萬集團,雖然涉及很多領域,但是這生意只要出了京海就不好做了。”

  “嗯,這倒是。”錢玉榮點點頭,他已經猜到張耀揚要說什麼了。

  張耀揚說道:“雖然我有非常優秀的銷售團隊,他們在南粵省敢打敢拼,拓展市場和銷售渠道,但是每個地方都有無形的屏障,阻礙著外來的一切。”

  錢玉榮說道:“關於地方保護,這種情況確實會阻礙企業的擴張。”

  張耀揚笑著問:“所以,我想向錢董請教一下,您是如何打破這層屏障的。”

  騰宇集團的鋁合金門窗框架,並沒有很高的技術。

  很多企業都能做。

  然而,偏偏騰宇集團的鋁合金門窗框架,不僅做到上市,還銷售多省,佔據國內市場的很大份額。

  錢玉榮喝著茶。

  張耀揚哪是向他請教啊。

  這是找他索要關係網的。

  在華夏做生意,沒有關係,沒有背景,怎麼可能做大做強。

  像騰宇集團這樣的企業,在國內都屬於鳳毛麟角,就快成為行業龍頭一般的存在了。

  錢玉榮說道:“張董,不怕您笑話,我也沒有辦法打破這層屏障。

  當然,雖然沒辦法打破它,但是可以融入它,找到交集之處,一樣能拓展市場,大家一起分享企業成長帶來的碩果,這樣才能加速企業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