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煙臣 作品

第73章 天心記行錄

這時,耳朵裡忽然傳來一段阿喇伯語的禱告,我在太倉衛當兵的時候,學過一點阿喇伯語。

大意是真主啊,我快要死了,保佑我的魂魄能回到故鄉巴格達,真主保佑我的兄弟阿笛順利完成學業,給哈里發當官吏,過優渥舒適的生活,不要做像我這樣的巴格達商人,把命都丟在遙遠的異鄉。

我聽到這裡,想要去看看是誰,卻站不起來,只得慢慢地爬下了油布,就在這時候,看見另外一個人也爬在甲板上,似乎是個絡腮鬍須的阿喇伯中年男子,渾身鮮血淋漓的,阿喇伯人看見我,好像神識已經不清,低低叫道:水,水。

我先前聽到他禱告,先入為主認定他是個巴格達商人,至少不是襲擊我們寶船的海盜作戰部隊的人,他的服飾也不同於海盜,年紀同我的大哥差不多,一樣的愛護兄弟。

我的大哥患有肺疾,身體非常糟糕,在我年滿十八歲前,他在太倉衛勉強服役了近十年,所以我成年之後馬上代兄從軍,但大哥的身體還是垮掉了。

我想起大哥,心裡對這個阿喇伯人起了惻隱之心。把水壺遞給他,阿喇伯人喝了幾口,眼睛裡恢復了一點生氣。他對我說:“好心人,我就要死了,請把我扔下大海,讓我追隨著海浪漂回故鄉。”

我遲疑著沒說話,阿喇伯人使勁從貼身取出一樣物件,他說:“好心人,我會報答你的。”

阿喇伯人取出的是一個羊皮卷,畫了一些山川河流的圖標,他說:“國王的寶藏,我獻給你,請你一定把我拋下大海,大明的水師,那些異教徒會把我燒成灰,我的靈魂也得不到安寧。”

我從小吃過不少苦,對於財富其實是汲汲渴求的,心下狂喜,取過羊皮捲來看。

阿喇伯人可能是迴光返照,低低說來情狀,又似乎在回憶囈語:“三年前,我坐著商船從巴格達來到三佛齊販賣珠寶和香料,偏逢渤林邦國中大亂,渤林邦老王歸了天,幾路頭領爭奪王位。我與一位陳頭領在買賣上有過交集,他了解到我在理財方面有些手段,最後恰巧是陳首領任了新王,他派人請我來做財務大臣,我便欣然從命。國王是從大明國遷徙到三佛齊的華人,他的抱負很大,附近的小國紛紛臣服於渤林邦國。我們君臣相得,我曾經考慮過終老於此。”

“一個月前,國王聽到了大明寶船出洋的消息,開始愁眉不展,他向我索要國庫中的儲備清單,並且要求我將其中大部分的黃金裝在箱子裡。儘管我不理解為何明國人懼怕大明國的寶船,還是按照國王的指令做好了一切準備工作。七天前,國王派給我一艘船,水手、艄公大概三十名,都不是三佛齊土人,另外委派了親兵十人負責幫助我押運,這些是明國血統的人。”

“船在航行了一天一夜後遇到風浪,同行的親兵隊長邵說,這一帶土人稱之為魔鬼海域,基本沒人靠近,但掌握了規律夜間進入,黎明後風浪就散了。邵說得不錯,天亮後,海岸線出現一色墨綠,我們又了小半天的時間到達了一個大島。

這個大島上有山脈,有淡水,土壤肥沃,鮮怒放,如果讓我作個詳盡的考察,我覺得兩個星期都未能走遍島上的領域。我們行走了半日的路途,裝著黃金的箱子由水手們挑著,終於到達了一處山峰,這裡居然有著簡易的房舍,如同營房一樣,但我仔細看來,的確是無人居住的。邵對我說,這個大島外人不瞭解,土人不敢進,國王以前在大海上做沒本錢的買賣時,用來存儲物資,偶爾落難也蟄伏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