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龍女 作品

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晴了雨停了,你又覺得你行了?

趙德芳就是各路包青天、楊家將等電視劇裡的“八賢王”,與電視劇中的意氣風發賢王形象不同的是,趙德芳的死因在史書上只留下“寢疾薨”寥寥三個字,時年二十二歲。

你別說,趙惟敘在趙構試煉當中,表現得還真很不錯,這也是趙匡胤為何讓他即位的原因。

按照原本的歷史,再過幾年,趙惟敘就忽然病死了。考慮到這個情況,李清又給他塞了幾顆續命的大藥丸子。

老趙家找幾個靠譜的人不容易,還是別讓他忽然噶了比較好。

朝臣之中,也無人反對。

倒是王欽若想在私底下攛掇一番,結果還沒等他開始勾連百官,便被趙匡胤點著名揪出來,泰山邊上剁剁樂伺候。

只一刀,大好的頭顱骨碌碌地滾下山去。

對於這種投機分子,老趙並不想多說什麼話。

在處理完趙恆等人的問題之後,趙匡胤從開寶朝點齊五萬兵將,開赴嗣恩元年,準備對遼國發動進攻。

侄兒雖然不爭氣,弟弟也不是個東西,但他們倆只有他趙匡胤能打。契丹算什麼狗東西?也配打我侄兒?

趙匡胤在朝堂慷慨陳詞,痛陳利害,表示為了一雪高粱河、雍熙北伐以及澶淵之恥,即日發兵五萬,北伐!

群臣面面相覷,王旦立刻上前詢問,是不是官家打算還要在本朝動員一些人馬。

趙匡胤大手一揮,表示對付契丹小兒,只需要五萬人馬足矣,你們帶一些禁軍跟在朕的身後收玉米便好。

不知道玉米是什麼東西,但趙匡胤這句話的意思王旦倒是明白了。

見太祖皇帝定下基調,他憂心忡忡地退下,不知道這場仗到底該怎麼打。

但本著太祖皇帝是將軍出身,怎麼著也比他們這些個文臣會打仗,所以群臣也只能揣下心思,準備看看太祖皇帝這北伐到底要怎麼打。

與此同時,本著君子要堂堂正正的原則,趙匡胤也沒打算偷襲,他命使臣帶著他的宣戰國書北上出使遼國,表示要親自帶兵去上京和遼國皇帝線下真實一下。

現在的遼國皇帝,名字叫做耶律隆緒。

他有個媽比較出名,名字叫做蕭綽,小名叫蕭燕燕,也就是傳說中的蕭太后。

而耶律隆緒的廟號也比較奇葩,是遼聖宗。

該說不說,胡人的腦回路是真的抽象。前有遼聖宗耶律隆緒,後有清聖祖康麻子,按照正常來說,“聖”這個廟號,只能給追認的先祖。比如晉聖祖程伯符,是和周公旦同時代的人物;唐聖祖李耳,也就是老子;宋聖祖趙玄朗,一種說法是軒轅黃帝,另一種說法是趙公明。

只能說把聖這個廟號給本朝執政過的皇帝,屬實是把左臉皮撕下來貼在右臉皮上——一邊不要臉,一邊二皮臉。

在收到了來自宋國的宣戰國書後,耶律隆緒第一反應是不屑。

咱都不說趙光義在位的時候輸的那兩次北伐,就說你前兩年打贏了還給我賠錢……這是天晴了雨停了,你又覺得你行了?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耶律隆緒只覺得宋國吵鬧。

“聽說上個月皇兄去泰山封禪了?”耶律隆緒接過使者遞上來的國書,笑眯眯地問道:“看來泰山風景真是不錯,想必皇兄在山巔一覽眾山小,下了山也還在回味。”

按照澶淵之盟約定,遼國和宋國約為兄弟之國,所以這聲皇兄,叫著也沒毛病。

這話說起來多少有點調侃的意思,明顯耶律隆緒就是沒把宋朝放在眼裡。按理來說,宋國對遼國宣戰,耶律隆緒至少也應該表示氣憤,但他非但沒有生氣,反而依舊稱呼趙恆為皇兄,語氣就像宋朝在無理取鬧一樣。

而耶律隆緒這話也有點損,意思就是說你趙恆爬個泰山封個禪回來不知道自己姓啥了,真把自己當不世出的聖主了。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