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三月 作品

二十 寄東西

而且張宇還擔心舅舅他們會因為姥姥姥爺年紀大了,不讓他們喝酒,所以特意在信中寫了藥酒的功效,一遍一遍的叮囑,這藥酒對身體無害,讓姥姥姥爺每日喝上那麼一些。

不過既然大老遠郵一回東西,那就不能只郵寄藥酒。

根據兩方情況的不同,趙文卓和張桂芳準備了不同的東西,張宇看後也跟著填上了一些。

保定那邊缺糧,所以趙文卓和張桂芳商量過後,將這段時間攢下的糧票換成全國糧票,寄了過去。

至於東北那邊不那麼缺糧,就多寄了幾張工業卷和布票。

說起這些票,還要多虧了張宇。

因為有張宇找藉口拿回家了的糧食,家裡的糧票幾乎沒怎麼動,至於工業券和布票,這兩年家裡沒添什麼大件兒,為數不多屬於大件兒的自行車和風扇,還是張宇從廢品收購站找東西組裝的。

這麼一來,工業券多少也有些富餘。

至於布票,那就更是多虧張宇了。

這兩年他除了偶爾會將系統簽到布料找理由拿出來,還將從系統簽到出的成衣拿出來了一部分。

再者,前兩年在火車上從小販手中買的那些土布也在這兩年派上了大用場。

平時不注意還好,眼下張桂芳和趙文卓這麼一尋思,才發現侄子這兩年可沒少往家裡添東西。

關鍵這些東西有的他們會給張宇補錢,比如糧食這些大類,他們會強迫小宇收下,但碰上小件兒的東西,小宇卻是死活不肯收錢。

平時不算還好,這一仔細算,小宇這兩年的花銷可不低,也就是他手裡有筆錢,再加上紅星軋鋼廠開出的顧問費,不然手頭肯定會緊的。

這些還不是最花錢的地方,最花錢的恐怕是這兩次泡酒所用的人參。

趙文卓和張桂芳可不是小孩兒,更不是誰都能忽悠的。

他們雖然不知道人參的具體價格,但親,也知道這東西價值不菲,而且小宇弄來的這兩根人參,價格恐怕更高。

夫妻倆知道張宇手裡頭大概有多少錢,所以就猜測為了買這兩個人參,小宇恐怕是動用了存摺上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