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三月 作品

八十三 電暈

以後誰要是再說家禽沒腦子,他非要出去跟人辯辯不可。

誰說家禽沒腦子,這腦子不比某些某些“親孃”是誰,胡亂認主子的人要好使的多。

眼前這隻母雞不就是最好的示範。

別的不說,最起碼它深諳保命之道,懂得如何趨利避害,知道誰是家裡的老大,討好誰能保住自己一條小命。

看著吧,母雞這條小命估計是保住了。

事情結果也正如張宇想的那樣,一看母雞下蛋了,張桂芳當下就放下了刀,有些不捨得殺雞了。

看著眼前的母雞,張桂芳陷入了沉思。

這三年要說是讓她可惜的,還是侄子一開始抱回家的那兩隻大母雞。

那兩隻母雞也不知道小宇是從哪弄來的,原先的主家究竟是怎麼喂的,到了家之後,就開始一日不停的下蛋,趕到好時候,一隻母雞兩天能下三個蛋。

兩隻母雞趕得上別家四五隻雞了,這可把跟著她學養雞的那些人羨慕壞了。

後來因為年景不好,為了不讓人眼紅,張桂芳只能忍痛讓趙文卓將兩隻雞給殺了。

殺的時候可把張桂芳給心疼壞了,燉完之後更是一口都沒嘗。

眼下日子好了一些,又碰上了下蛋的母雞,張桂芳就想養著。

現在不像前三年了,養只下蛋的母雞應該不像以前那麼扎眼了。

決定不殺了,要留著下蛋之後,張桂芳立馬跑去雜物間翻騰,把前幾年養兔子時淘汰下來的木籠找出來,給母雞暫用。

至於為什麼會淘汰,說起這個張宇只覺牙疼。

是他低估了兔子的那雙門牙,好好的木籠,用了不過五天,就被它咬斷了。

後來沒辦法,底部砌30多公分磚頭之後,才算是防住了它越獄,而原先的木籠子自然也就被淘汰了。

每每看到那個木籠子,張宇就覺得臉紅。

一聽不殺雞了,家裡其他人都有些失望。

張桂芳看著失望的幾個兒子,沒忍住白了他們一眼,然後從蓋著的盆兒裡提溜出了一條魚:“今天吃魚。”

一聽說吃魚,趙峰幾人也不在乎親孃的白眼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