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般半點 作品

第14章 匈奴南下

 匈奴戰敗後,分裂成了南北匈奴。南匈奴開始與漢室交好,遷徙至西域一帶。北匈奴遠走北方,去了北海之北,開始休養生息。

 如今,漢室北方的鮮卑人、烏桓人、羯人、氏人等各個胡人部族,屢屢被呂布的軍團掃蕩,失去了生存空間,又不願意依附漢室,竟不約而同的開始往更遙遠的北方遷徙。

 這些部族往北遷徙,到了北海之北,然後,遇到了北匈奴人。

 北匈奴人當初被漢室打的元氣大傷,無奈之下,遠走北方。走到北海之北這塊地方,覺得這地方還不錯,就在這裡停留了下來,開始休養生息。

 直到今天,北匈奴人休養生息了兩百餘年了,也恢復了一部分元氣了。匈奴人剛到這裡的時候,全族人口不到五十萬,如今人口增長到了三百餘萬。

 北方遊牧民族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全民皆兵。不論男女老少,都能騎馬射箭,衝鋒陷陣。因此,北匈奴三百多萬的人口,甚至能拉起一百萬的軍隊。

 剛從漢室北方遷徙過來的胡人部族,碰到了北匈奴人的百萬大軍,只能乖乖的被收編,成為了北匈奴人的附庸部族。

 北匈奴人盡數收編了北遷的胡人部族,實力又有所增強,自信心開始爆棚,開始打起了南下的主意。

 畢竟北方苦寒,每年冬季,都要凍死許多人口和牲畜。而要命的是,這裡的冬季還特別的漫長,一年裡幾乎有半年都是冬季。“胡天八月即飛雪”,漫長而又寒冷的冬季,是北匈奴人這兩百餘年裡最大的敵人。

 如果不是這嚴酷的環境,北匈奴人的人口還能增長許多呢。

 對於北匈奴人來說,溫暖的南方,是他們永遠的夢想。在那裡,不用擔心,睡著了之後會被凍成一座冰雕,再也無法醒來。

 光和五年,北匈奴人組織了三十萬大軍,及十萬附庸部族的僕從軍,號稱五十萬控弦之士,大舉南下,進犯漢室國土。

 北匈奴大軍第一站到了遼東。遼東郡中郎將公孫瓚盡起麾下軍團,抵抗北匈奴大軍,一戰而敗,傷亡慘重,不得已放棄遼東郡以北的土地和百姓,退守遼東郡城。

 消息傳來,天下皆驚。在漢室,如果說,有什麼事是政治正確的事,那麼打匈奴絕對是政治正確的事。

 各州各郡,紛紛上表,要求朝廷出兵,抗擊匈奴。

 朝廷也立即傳下旨意,擢升幷州中郎將呂布為安北將軍,總督幷州、幽州、遼東軍事,率領部隊,北上抗擊匈奴。

 朝廷又下一道旨意,任命侍郎皇甫嵩為中郎將,率領冀州、幽州十萬人馬,北上遼東,援助呂布。

 呂布得了朝廷旨意,立時開始動員軍隊,準備北上抗擊匈奴。

 呂布緊急從幷州各地守軍之中抽調了五千人,組成一個新軍團,交由趙雲帶領。甚至來不及讓趙雲和這個剛剛拼湊成的軍團磨合,就讓趙雲帶著準備上戰場了。

 在大軍開拔之前,呂布召集大軍在校場集中,開動員大會。

 “同袍們,匈奴人來了。這次,匈奴人號稱五十萬大軍,侵犯我遼東,屠戮我百姓無數。我們別無選擇,只能和他們死戰到底。這一戰,只有進,沒有退,只許勝,不許敗。”

 “同袍們,一定要奮死向前。千千萬萬的百姓,在身後看著我們。我們哪怕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不能退後一步。如果退後一步,那我們身後千千萬萬的百姓,就被我們送到匈奴人的刀口下了。”

 “同袍們,為國為民者,方為英雄好漢。現在,是我們為這個國家,為這個民族而戰鬥的時刻了。”

 呂布率領五萬幷州狼騎,出雁門關,北上抗擊匈奴。幷州刺史丁原,在關城上為大軍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