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母儀天下(16)

 琳琅拍了拍劉煦的手臂,語氣親暱。 

 劉煦不是貪花好色之人,他的心裡唯有母親的喜樂,以及大漢江山的繁榮,娶妻生子,繁盛後代,更多的是為了傳承。 

 既然母后看中了班家女,自己也不反感,自然要立她為後,班恬入住椒房殿,誕下皇長子,劉煦才會再想納妃之事。 

 劉煦表示了自己的立場,陪伴琳琅用了豐盛的午膳,回到未央宮繼續處理公務,擬旨封后,下達班府,立即引起一陣浪潮。 

 新帝后位之爭,一直都是明裡暗裡的較量,漢宮新進的家人子多的是美貌嬌娥,權貴家有適齡女兒的貴婦紛紛託關係走動,希望花落自己家。 

 但最後卻是班家的女兒得到後位,眾多貴夫人意難平,但不得不承認,班恬的美貌和才學,碾壓一眾官宦閨秀,聞名長安城。 

 劉煦登基半年,立班恬為後,公開祭典,對祖宗行三跪九叩之禮,完成大禮。 

 班恬入住椒房殿,小夫妻婚後第二日甜甜蜜蜜地來請安,琳琅看著欣慰,賜了不少珠寶首飾給兒媳婦,把管理永巷的職責交給她,退居二線。 

 班恬美貌有才情,日常和劉煦彈琴作畫,吟詩作賦,夫妻的感情進度一日千里。 

 帝后和諧,琳琅沒有什麼好操心,整日賞花逗鳥,遊湖泛舟,過著不一樣的詩情畫意的養老生活。 

 有時候班恬來長樂宮請安時,還會給琳琅作畫,感慨母后會保養,依然美的不可方物。 

 皇后所作的每一幅美人圖都會高掛長樂宮正殿牆壁,這不僅是琳琅對班恬的滿意,也是婆媳關係日漸融洽的見證,永巷誰都知道,有皇太后撐腰,皇帝只會更寵皇后。 

 長安暫無大事發生,但定陶的傅瑤卻不甘心就此退出舞臺,她當初從婕妤被貶為良人,受到了莫大的羞辱。 

 因為有康兒的苦苦求情,雖然沒有受到其他的嚴懲,但皇帝在世,他們母子就被驅趕到遙遠的定陶,那顆怨恨不忿的心依然蠢蠢欲動,她想當永巷最有話語權的女主人。 

 傅瑤蒙著白色面紗,這些年她的臉一直得不到治癒,每次攬鏡對照,她都能看到半張臉的傷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