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的小鵪鶉 作品

第566章 功大於過

 就跟我叔他廢除宰相制度,集權於皇帝一人的情況類似。 

 當然了,凡事有利就有弊。 

 這種一元制政治的弊端就是非常考驗皇帝的能力。 

 也只有我叔和劉秀這樣的工作狂才能完全勝任這個職位。 

 強如我四哥那種帝王也受不了繁重的內政不得不設立了內閣。 

 這也是東漢為什麼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說到底就是皇帝的能力遠遠遜色於劉秀。” 

 說到這兒劉宏的臉上露出了羞紅的尷尬表情。 

 “其實封建時代無論哪種政治體制都有自己的弊端。 

 大明時期的內閣相較於東漢的尚書檯算是更先進了吧?還不是有閣臣和宦官專權。 

 所以造成東漢宦官和外戚專權的主要原因也並不在劉秀這兒。 

 尚書檯集權也無非只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引子罷了。 

 難道沒有尚書檯,三公就不能把持朝政了? 

 說到底一切還是要看當朝皇帝的能力到底如何。” 

 秦始皇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至於您說的放任豪族世家坐大這一點我個人是不能苟同的。 

 首先您要考慮到劉秀的起家史。 

 他能從一介沒落的皇室旁支到天下共主,這中間少不了像是耿純、寇恂等世家豪族的支持。 

 在這期間自然少不了利益上的交換,要不然別人憑什麼推舉他劉秀做皇帝? 

 要是劉秀當上皇帝立馬就開始清算世家的話。 

 別說世家豪族本身就不好惹,單是民間的百姓就不會同意。 

 劉秀總不能放著自己的名聲不要,去強行的剿滅世家吧? 

 再者劉秀也並不是坐視世家坐大。 

 他也推行過相當多的政策和律法來限制世家的膨脹。 

 甚至還大量提拔民間出身的官員來抗衡世家官員。 

 這一點包括劉秀的繼任者劉莊也是這麼做的。 

 其實東漢前期的世家力量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強。 

 但是由於社會生產力的限制讓紙張無法普及,再加上東漢的察舉制的缺陷。 

 這才讓世家慢慢壟斷了知識來源和官吏的任命。 

 到了那個時候才算是世家真正的崛起了。 

 所以我認為世家坐大的鍋不應該全部扣在劉秀的腦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