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 作品

第225章 五國聯盟

 在關東五國形成聯盟後,五國又派出使者前往燕國,威壓燕國加入聯盟。

 然而很不巧,五國使者剛剛到達薊城,就收到了一個消息,燕王宣駕崩了!

 是的,燕王死了。

 自從與趙國那一戰後,回到薊城

 的燕王心灰意冷。

 這位一心要效仿勾踐的雄主,每天沉迷於聲色犬馬,終於身體被掏空,一病不起。

 據說燕王病重以後,變得疑神疑鬼,不準任何人與他輕易接觸,哪怕是他的妻兒想見他一面都難如登天。

 燕王駕崩在一個晚上,沒人知道他具體是在什麼時間段死的,直到第二天清晨,婢女給燕王送藥時,才發現這位燕王渾身僵硬早已死去多時。

 五國使者鄭重的祭奠了這位既滑稽又可憐的燕王,然後在祭奠結束以後,五國使者提出了讓燕國加入合縱聯盟共同勤王的想法。

 這一次關東五國合縱的名義空前高大,前往洛邑勤王!

 以往各國合縱,從來都沒什麼大義,都是單純對抗秦國,只有這次的合縱,明確提出了是要勤王救駕。(天子頒發的詔書貨真價實!)

 面對五國要求聯盟的提議,丞相慄腹認為,絕不能拒絕五國。

 首先慄腹認為五國佔據大義,燕國又是召公之後,面對勤王這種事情自然不能拒絕,否則會落人口實。

 其次五國已經聯手要對抗秦國,燕國絕不能置身事外,不然必將得罪已經形成聯盟的五國,這對燕國來說大大不利。

 燕國經歷了和趙國的戰爭後已經非常虛弱,根本得罪不起關東五國。萬一五國以這次燕國沒有參與聯盟為藉口,在戰後對燕國來個“反攻倒算”那這個代價絕對不是燕國能承受得起的。

 然而慄腹的話並沒有打動剛剛繼位的燕王文。

 大孝子燕王文則認為,父王剛剛駕崩,燕國正在國喪,按照周禮國喪期間是不能動兵的(其實只是單純怕打仗)況且秦國非常強大,燕國沒必要為了一個已經淪為吉祥物的天子去得罪強大的秦國。

 最終,燕王不顧慄腹的苦勸,硬是回絕了五國使者聯盟的提議。

 五國使者被燕王文所拒後皆憤憤不平。

 等到五國使者離開以後,慄腹悲觀的告訴左右:“關東五國不過都是天子的遠親,尚且要去勤王,我們身為召公之後天子近藩,居然作壁上觀。

 這一次燕國亡國有日了!”

 慄腹不會知道,正是因為這一句亡國有日,為他以後的死埋下了伏筆。

 與此同時。

 洛邑的田秀,也收到了五國聯盟以及燕王駕崩的消息。

 五國聯盟這並不出乎他的意料,因為這一切本就在田秀的計劃中。

 唯一沒讓田秀預料到的是燕國,燕王居然會死了!

 原歷史上燕王在位十四年,駕崩於(公元前258年),也就是去年。

 由於歷史的改變,這位燕王比原歷史上多活了幾個月。

 田秀也是此時才發現,好像歷史已經不受控了。

 一些原本在某個時間線該死去的人物,在這個時空中並沒有死去。

 這也就意味著,由於田秀對時代的改變,歷史的發展已經完全超乎了田秀這個先知者的預料。

 或許他的先知能力,已經用不了多久了。

 一旦先知能力用盡之時,那麼也就是他淪為土著之日了。

 另一邊。

 秦國咸陽。

 秦王聽到田秀光速攻克洛邑的消息後,頓時又喜又驚又怕。

 他高興的是,田秀果然沒讓他失望,一戰就打穿了西周國滅亡了周朝生擒了天子。他震驚的是,田秀從宜陽出兵到攻下洛邑滅亡周朝僅僅用了幾天!

 儘管秦滅周這場戰爭是毫無懸念的,但是秦王與蔡澤都認為,秦軍要攻下週人重兵防守的洛邑,是要打上至少幾個月的。

 甚至如果韓魏來增援的及時,田秀還有翻車的可能性。

 這也是為什麼秦王先前幾次下書催促田秀儘快動手的原因,這種時候越晚動手越被動!

 但秦王沒想到的是,田秀居然以雷霆之勢光速滅周,速度之快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

 而他害怕的是,秦國這次好像把事情搞得太大了,關東五國結成同盟的消息已經傳到了他的耳朵裡,事情變得糟糕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