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前進的烽燧

 以往,想要由公士到不更是可以通過努力達到的。 

 但想要從不更到大夫,便是千難萬難。 

 那一條線一直在那裡從未離開。 

 但現在,這個由黔首階層躍升到貴族的爵位就這樣開放了。 

 現在誰還想著回鄉,怎麼說也得混個大夫爵位回去。 

 雖然是民爵,那待遇該有的還是有的。 

 這下環境不是問了, 問題是沒有地方立功。 

 今天告示欄張貼後,閒了好幾天的工匠們頓時就圍了上來。 

 “立功的機會到了,諸位!” 

 有人在人群中大喊了起來,一時歡笑聲四起。 

 “以安境內黔首,這地方哪有什麼黔首,不都是那些越人嗎?” 

 “這還不明白,那些投靠大秦的越人現在也是黔首了。” 

 有明白的人知道,這只不過是託詞。 

 是給那些不再反抗的越人一個約定。 

 好好種田,秦卒不會對歸附的越人動手,甚至還要保護你們。 

 次日便有士卒浩浩蕩蕩出關,保護著大批工匠役夫南下。 

 很快,灕水兩岸成了喧囂的建築工地。 

 同這片工地有相同狀態的還有嚴關之內的越人。 

 平原上,有身穿吏員服飾的人正指揮開墾荒田。 

 冬季的嶺南溫度雖然不寒冷,但也不再適宜作物生長。 

 往年這些越人便開始休閒生活,山間打打獵物,便能熬過冬天。 

 但自從秦人來了以後,便開始規劃田地,熱火的場面從來沒有終止過。 

 越人從好奇,到驚訝,再到敬佩,其實也就是兩年間的事情。 

 他們已經能夠在冬季吃到稻米了,而且是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任何東西都比不上能夠填飽肚子帶來的感覺。 

 土地一直在開墾,同時由南郡支援的水牛,已經在這裡產仔,也有原本楚地的人開始南遷。 

 新成立的興安縣仍屬蒼梧郡,但已有商賈認識到這裡的重要性,已經有商肆在還沒有城牆的縣邑入駐。 

 “縣令,今年又得又百頃田地開墾出來。 

 老朽以為已經足夠族中人口了,以及駐軍花用,再多了,咱們人手可不夠。” 

 一個髡髮的老者面帶笑意,看著遠處正在清理荒草的人群,楚音中帶著特有的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