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途:從穿越85開始 作品

第160章 年關

  只不過生產線以及工人的數量規模,制約了目前輪胎廠的發展。

  好在兩家車企對輪胎廠的訂單時間並不急迫,畢竟本身就有其他的輪胎廠也在合作,可以等他們產量擴大了再逐步擴大訂單。

  當然了,前提是那時候他們廠裡的輪胎在質量上還是符合要求,並且在價格上具有競爭力。

  輪胎廠目前才不到500來人,就兩條產線。

  最早一批完工的車間,目前還有三個閒置著,並沒有被利用起來,董廠長是準備明年擴大生產了全部運轉起來。

  但是加上這三個也還不夠目前訂單的需求,所以也一直推動著不斷建造新的車間。

  這新車間目前還是沈旭東的大堂哥負責,正緊鑼密鼓的建造呢。

  輪胎廠真的算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比機械廠對勞動力的需求還要大。

  若是之後真的能吃下目前這兩家汽車公司哪怕是1/3的訂單,都得需要大幾千甚至上萬人進行生產。

  可以說這輪胎廠算是奉玉市下一個發展和穩定就業的核心,又一個支柱形企業。

  不過隨著輪胎廠的擴建,以及規模的上升,沈旭東心裡也清楚,關於環境汙染的問題將會逐步顯現。

  原先才幾百人兩條線還好說,但一旦到了後期的大幾千人,這環境汙染問題還是免不了,遲早會顯現出來。

  好在他們這是專門的工業區,倒是不影響居民生活,只是上班的工人跟市裡的化工廠一樣,會有一定的職業病,當然了沒化工廠那麼嚴重。

  這方面沈旭東也避免不了,畢竟經濟建設以及發展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

  如今犧牲一定的綠水青山換取經濟的發展,雖然沒被提倡,但的確是上頭默認的。

  他總不至於在80年代末,把一個能創造大幾千人就業的輪胎廠趕走,或者給其他的縣市吧?

  沈旭東能做的就是儘量降低輪胎廠對周圍環境的汙染,一方面要求輪胎廠不斷降低排放汙染問題的,另一方面定期檢查監督工人的防護,保護他們的健康。

  等之後奉玉市經濟真正起來了,再考慮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問題,首先還是先考慮吃飽飯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