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鷹者 作品

第51章 自產子彈

 大家可能很好奇一個彈殼有什麼好說的,事實上一枚子彈殼的製造也不是那麼簡單的,尤其李義製作的還是鋼殼彈。理論上來說製作彈殼最理想的材料是銅,因為銅本身有自潤性,延展性也非常好,但是銅這東西是龍國很稀缺的資源。

 而子彈這東西是大量的消耗品,所以李義才選擇用鋼材製作彈殼,不過好在有系統的科技加持和這種高端機床的輔助,(一枚合格彈殼的生產要經歷投放鋼棒,切削加工,然後製作成鋼盂,隨後經歷過一次引伸二次引伸打凹,切口或者擠口隨後壓底,接著需要製作衝傳火孔、燒口、收口等一系列工序)一個彈殼很快就會製造出來,接下來就是要製作底火和發射藥。

 而且那些切下來的金屬廢料還可以回收再利用,相對來說,黃銅製作彈殼的工序比鋼材要簡單很多,但是銅貴啊。

 李義選擇的底火是雷酸汞製作的,他根據系統給的配方調製了雷酸汞,但這種物質很不穩定,李義只製造了非常非常少的數量,怕發生爆炸。

 隨後在機器設備的幫助下把雷酸汞封進了彈殼的底部,李義根據雷酸汞的量又快速的製作了一些彈殼。

 把雷貢用銅衝壓出的一個火帽給封裝了,這樣的話會穩定安全很多,然後把火帽封裝進彈殼的最底部的一個小凹槽裡,這一切都是由機床進行裝備的,已經具備了一些工業化生產子彈的能力。

 李義接著開始調製硝化棉,硝化棉是子彈發射藥的主要製作原料,他先把濃硫酸按照一定比例倒進硝酸中,接著把棉花等放入溶液內。

 放置一會後取出,放入乙醇和乙醚中,放置一會後取出靜置,膠化後切碎,這就是單基發射藥的製作完成。

 李義最後製作的就是彈頭部分,彈頭製作李義直接對原材料進行切削和加工,隨後進行包鉛和鍍銅工藝,一枚彈頭製作完成。

 隨後進行的就是裝配,因為這是李義第一次自己裝配子彈,所以選擇的是手工裝配,裝配子彈時李義是帶著口罩和手套的。

 先裝配的就是底火,用專門的設備把底火裝進彈殼底凹內,隨後就是進行點膠和內塗口工藝,接著李義開始對自己製作出的發射藥進行實驗和檢測算出需要裝多少發射藥的量才能達到效果。

 隨後李義按照算好的份量對發射藥裝進彈殼內,然後是裝彈頭,接著進行彈頭緊口,就這樣一枚子彈製作完成。

 李義因為大部分都是手工完成的,所以這些子彈製作速度比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慢了很多,不過對於子彈可以自產,這點讓李義很高興。

 其他的發射藥和子彈頭以及最後的組裝,李義都可以進行製作專門的設備的,現在是末世,時間是很多的。

 李義第一批根據雷酸汞的量一共製作了30發7.62*39彈藥,他開始對這30發子彈進行稱重和觀察外形,發現基本合規後,就要測試這些子彈的性能。

 除了彈殼和買的子彈不一樣外,基本都是一樣的,畢竟買的子彈是銅製彈殼,他的是鋼製的。

 他買的子彈都是不可再生資源,雖然數量龐大,但是對比以後可能永無止盡的末世來說還是不夠,所以自產子彈很有必要。

 李義直接把子彈全部裝進彈匣內,拿了把akm,隨後把akm固定好,拿了一根繩子綁在扳機上,隨後開始單發射擊,他自己搞了個靶場,已經把槍的瞄準目標對準了,接著一拉繩子,一枚子彈隨著響被擊發。

 彈頭筆直的奔著150m外的靶子飛去,李義拿望遠鏡看了下,打了9環,接著又單發射擊了幾槍,子彈都打響了。

 隨後李義撥動大撥片,調成連發模式,一拉繩子,幾個點射打了出去,最後一匣子自制子彈全都打光。

 李義十分高興,這代表著自己的自制子彈是可以使用的,而且性能也不錯,從命中上來說是不比買的子彈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