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經不瘦 作品

第1章 遺腹子

 給穿越眾丟臉了。

 蘇木吸了一口涼氣,寒冷入口,直戳心窩子。

 拎起旁邊十來斤的小面袋子,向著大院門口走去。

 誰讓他沒金手指幫襯呢。

 穿過來都快倆月了,連頓飽飯還沒吃到過呢。

 戴什麼手錶!要什麼自行車!

 鬼市又叫曉市,破曉的曉。

 後世有句話,想要了解老京城的特色,就去老京城人都愛逛的市場。

 說的就是曉市。

 鬼市不能說逛,要說‘趟’。

 夜半三點鐘自然而然的開市,天剛一擦亮就像晨風吹霧一般自然就散了。

 倒是應了那句:“半夜而合,雞鳴而散”。

 期間無人組織也無人管理。

 一個‘趟’字,道盡了這類市場的風險。

 讓一個16歲的孩子來單獨承擔這種風險,也能想象蘇木在這個家裡的地位。

 蘇木輕車熟路來到東曉市。

 他已經不是頭一次了,心理建設很充足。

 這條街已經熙熙攘攘堆滿了人,不過無論蹲在路側的攤販還是遊走的顧客,都沒什麼聲音。

 這條街有幾盞路燈,每相隔幾十米就有個25度的燈泡亮著,燈光微弱。

 遊走的,或者攤販也都有掐到很小的燈籠,也有幾個零星拿了手電筒的。

 遠遠看去,還真有鬼影重重的既視感。

 悄無聲息的匯入了人群中,蘇木眸子裡的神采亮了許多。

 就像是回到了上一世剛創業期間,鼻息之間都是熟悉的味道。

 濃濃的商業氣息。

 古往今來,交易不外乎低買高賣。

 而特殊的票證時期,是沒有官方給這個市場的產品進行定價的。

 所以也就有了產品品類的差異化。

 再加上鬼市有著“看貨不問價、照物不照人”的規矩,就又給了蘇木可操作空間。

 鬼市從開市到結束,從來都不會有嘈雜聲,整個過程都出奇的安靜。

 路側的攤主也不會介紹和大聲吆喝,甚至一句話都不說,就用點頭和搖頭來表示。

 蘇木先是從東到西溜達了一圈,心裡有了數之後,就開始了他習慣性的操作。

 他的任務是把白麵換粗糧,也就是白薯。

 一般情況下1斤細糧能換2斤半粗糧,但上週京城日報報道說全市供應1500萬斤白薯,也影響了粗糧置換的價格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