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經不瘦 作品

第48章 京郊的買賣

 大量購買後弄回家去,經過處理收拾,起碼要扔掉三分之一。

 挑揀好點的做菜吃,剩餘的就都拿來醃鹹菜用。

 談了幾句,老農報價很便宜,便宜到蘇木第一時間都以為聽錯了。

 但最後,蘇木還是決定用糧食跟老農換。

 要說現在這個時節,很多農民可能比城裡人還要缺糧食。

 這是由很多因素導致的。

 ……

 新華社鄭州1958年7月11日電河南省西平縣城關鎮和平農業社第四隊二畝小麥豐產實驗田,總產一萬四千六百四十斤,平均畝產柒仟叄佰貳拾斤。

 而這只是河南省去年麥收中放出的小麥畝產三千斤以上的第‘29’顆衛星罷了。

 平平無奇。

 有地方珠玉在前,後者硬著頭皮也要往上頂,總不好太過難看。

 於是,最後苦了的,還是農民自己。

 蘇木甚至想到了曉市那個大麻布袋,那粗糧紅薯遺失,對一個農民家庭,有多大的影響。

 蘇木抬起板車,佯裝從裡面拽出來一個麻袋。

 裡面是粗糧,不過區區十幾斤罷了。

 卻能換一車十來筐鮮嫩的黃瓜。

 蘇木於心不忍,特意多放了一斤多。

 沒有超出太多。

 因為那不符合市場規律。

 蘇木本質上是把生活當做商場,每一筆交易都是商業行為的。

 而樸素的符合市場規律的商業行為,最為符合人性。

 很多好心辦壞事的,就是不懂得迎合市場基本規律。

 如果這次蘇木翻倍給老農交易黃瓜,對於蘇木現在的能力和糧食儲量而言,根本沒什麼壓力。

 但他不能這麼做。

 如果他真的這麼做了,大概率不是幫了老農,而是害了他。

 如果老農一車黃瓜換了超過市場一倍量的糧食,那麼下一次一車黃瓜,他還會減半置換嗎?

 如果頭一天賣不出去,那麼會不會第二天全部賤賣掉呢?

 再如果他這次得了好處,回去跟村裡和公社其他人說。

 哪怕不是所有人,只有其中一小部分人認可了這種置換比例,是不是就會連累到更多的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