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新歷史觀 作品

第718章 中秋節度過

 中秋節到來,政法委書記侯小偉到玉溪區和社區居民一塊吃月餅聊天,瞭解居民。

 在社區活動中心,一張大圓桌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精美月餅,香氣四溢。侯小偉身穿一身整潔的衣服,微笑著與居民們親切交談。

 身為政法委書記,侯小偉注重居民的安全和福祉。

 這次活動是他精心策劃,希望能夠拉近與居民之間的距離,瞭解他們的真實需求。

 他坐在桌旁,與居民侃侃而談,一邊品嚐著月餅,一邊傾聽居民們的心聲。

 “書記,我聽說最近有小偷盜竊,社區治安非常不安全。我們希望能夠增加巡邏頻率,提高治安保障。”一位居民焦慮地說道。

 侯小偉點頭,認真聽取居民的意見,並表示將會盡快調整派出所的巡邏計劃,加強社區的治安工作。

 在交談中,侯小偉逐漸發現原本凝重的氣氛被溫馨喜慶的中秋節氛圍所取代,居民們開始分享著自己的故事,讓人忍不住陷入了他們的歡樂和悲傷中。

 一個年輕的母親走上了舞臺,帶著嬰兒在懷中,她的眼神透露著無盡的感慨。“書記,我是新搬到社區的。雖說人生地不熟,但是卻感受到了社區的溫暖。大家一起互相照顧,像是一個大家庭。”

 侯小偉微笑著點頭,他深感社區居民之間的凝聚力和互助精神,他向居民們請教中秋節的習俗和傳統。

 居民們紛紛踴躍,分享起中秋節的各種習俗,道出自己年幼時的美好回憶。

 有人說起了關於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有人則回憶起小時候熱鬧的團圓飯,還有人提到了傳統的猜燈謎遊戲。

 為了更好地融入這個社區,侯小偉決定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中秋燈謎晚會。

 他希望通過這個活動能夠加深和居民的交流,拉近彼此的距離。

 侯小偉精心籌備了晚會的場地和燈謎題目。

 他邀請了該小區居民中一位特別善於出謎的老爺爺,田大爺,來幫忙出題。

 田大爺是一個年邁但精神矍鑠的老人,平時喜歡文藝活動,非常樂意參與。

 在活動前一天,田大爺拿著一疊紙條來到侯小偉的辦公室。田大爺神秘兮兮地對侯小偉說:“書記,這是我花了一晚上準備的中秋燈謎,不過,我卻有些猶豫是否要使用。”

 侯小偉好奇地接過紙條展開。第一個謎題是:“鎮政府辦公樓前的銅像是一位古代英雄,打敗了海盜,平定了亂局。請問這位英雄的名字是什麼?”侯小偉看著這個謎題,陷入深思,他有些納悶,自己都不知道這個銅像的來歷,怎麼能夠出得了這個謎。

 不過,作為政法委書記,他不能示弱,於是他提議:“田大爺,這個題目對我來說有些困難,不如我們先挑一些相對簡單的,讓大家熱身,然後再出這個題怎麼樣?”

 田大爺點了點頭,他也明白侯小偉的意思。於是,他們重新挑選了幾個相對容易的燈謎,考慮到居民的智力水平和晚會的氛圍。

 第二天晚上,中秋燈謎晚會正式開始。小區的花壇和公園被裝點得熠熠生輝,五彩斑斕的燈籠和彩燈散發出溫暖的光芒。居民們帶著期待和興奮的心情走進了會場。

 晚會由侯小偉主持,他充滿激情地介紹了晚會的規則和獎品,還激勵居民們積極參與。

 第一輪,侯小偉宣佈出第一個謎題:“中秋佳節,當賞月時,為何要使花燈高掛樹梢?”這是一個相對簡單的謎題,很快就有居民舉手回答:“因為這樣能夠讓人們更好地欣賞到花燈的美麗和燦爛!”

 侯小偉鼓勵地點點頭,很快地,會場上便傳來了一片掌聲。

 接著,侯小偉宣佈出第二個謎題:“中秋節時,最流行的食物是什麼?”這個問題雖然簡單,卻引起了熱烈的討論。

 有人說是月餅,有人說是柚子,也有人說是燒烤。

 在居民們討論的過程中,侯小偉偷偷看了看座位上的田大爺。

 田大爺微笑地點了點頭,表示這個答案還算正確。侯小偉暗自鬆了口氣,因為他剛剛在現場找來的答案卡上並沒有這個問題的答案。

 晚會繼續進行,每出一個謎題,居民們都發出熱烈的討論和答案,而侯小偉則一直在觀察著居民們的情緒和表情。

 當晚會進入到最後一題的時候,侯小偉決定出田大爺之前給他的那個困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