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之立年 作品

第124章 準備修建小學

 害得我又有兩天都不敢出門見人。 

 三姑年後沒來幫張春梅帶孩子,我現在只好天天把輝輝帶到公司裡去。 

 主要是輝輝也不願意跟張春梅去工廠玩。 

 羅芳芳見此情形也把嬌嬌丟給了我。 

 公司接待員小鄧就幫我承擔起了照看兩個孩子的重任。 

 公司今年要開發兩個項目,一是承建公務員小區,本月底我們就會向相關部門遞交投標文件。 

 還有就是修建伍家村小學。 

 我辛苦設計的圖紙只被採用了一半,還是讓我有滿滿的成就感。 

 新校舍設計的佔地面積只有一千五百多平米。 

 教學樓分上下兩層,共八間教室,四間辦公室。 

 在教學樓的旁邊,還另外設計了一棟兩層樓房。 

 那是給兩個村的村委會用來辦公的地方,也預留了食堂和教師宿舍。 

 學校前面的是一個大操場,比標準的籃球場還要大一點。 

 這些都是按照許副鄉長提出的要求來進行設計的。 

 最終預算下來要花十七萬多,我們公司願意先為政府墊資這筆錢。 

 帶上那份設計圖,我開車回到了石崗鄉,和我一起去的是公司那位李工程師。 

 許副鄉長沒有看我們的設計,對他來說只要我們願意墊錢把學校修起來就行了。 

 接下來要做的事就是給新學校選址,為了體現出民主,許副鄉長讓兩個村的村民自己開會決定。 

 伍德林希望把新學校建在伍家村的白虎坪,因為這個地方的地勢相對比較寬闊。 

 但另外一個村的村民也希望把學校建在自己的村子裡。 

 其實他們並不是在為孩子上學路途的遠近考慮,是捨不得學校的公共資源。 

 因為學校廁所的糞便可以用來灌溉莊稼,大操場也可以用來晾曬糧食。 

 伍德林就發怒了,衝著另外一個村村的村民叫囂道:“知道給我們墊資修學校的人是誰嗎?是我們伍家村的陳愛國,你們村要是不同意的話,就分擔兩萬塊錢出來。” 

 這下就沒人敢跟他爭論了,他最終如願以償的把新校址定在了白虎坪。 

 李工程師也去那裡看過,他覺得那裡修學校也是最佳的位置,只是沒有一條可以運輸建材的公路。 

 伍德林讓我們修一條機耕道。 

 從白虎坪到最近的縣級公路口有兩公里的路程,而且還必須經過伍德林屋前,他願意讓出自己的莊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