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端午加餐

 把炒肉沫的鍋端下來,立馬裝好水要煮麵條的鍋就抬了上去。

 按郭喜安的要求,孫大娘婆媳倆將麵條擀成薄薄的寬面,這樣的薄寬麵條要更軟一些,做成湯麵也更好入味。

 無論是上輩子還是這輩子,郭喜安都是純正的南方人,吃麵條都是喜歡吃軟一點的,不喜歡太過勁道的麵條。

 煮麵條的水還沒開,扯好的麵條子撒上一點乾麵粉放在盆裡,待會兒水開就可以直接下鍋。

 郭喜安和郭喜春則是數出大碗出來,一溜的在桌子上排開,先把調料都放好,待會面條煮好直接撈碗,再澆一勺骨頭湯就成了。

 鍋裡的水開可以放麵條了,郭喜安先讓孩子們去叫李大伯帶人來吃飯,麵條熟得快得很,等他們過來洗洗手,剛好能吃上。

 幫工們放下手頭的活過來,遠遠的已經聞到鮮香的味道,走近了看到桌上的大碗裡裝著滿滿當當的白麵條子,旁邊還放著三大盆的粽子。

 孫大娘婆媳和郭喜春站在桌後派發粽子,幫工們一人端了一碗麵條,再往前面各領上兩個不同口味的粽子。

 這樣的伙食標準,就是去那些富貴人家幫工也不見得吃得上,幫工們感念郭家的大方,吃得也很高興,一碗鮮香爽滑的白麵條子吃得連湯都不剩。

 發的那六個粽子,不少人卻是捨不得吃的,最多自己吃了一個玉米耙粽,其餘的都留著帶回家去,要給妻兒嘗一嘗。

 見他們都吃得差不多了,郭喜安又回屋去把準備好的工錢拿出來,“明天既然是過節,大家這個月的工錢便提前幾天發,好讓大夥兒也好好地休息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