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傻柱從賈東旭死開始重生 作品

第392章 落荒而逃的朱寡婦

  何雨柱聽的也很認真,都是真切的釣魚技術。

  “我大伯釣魚很厲害的,家裡那些乾魚都是大伯釣的,前兩年缺吃的,也幸虧有大伯釣魚,當時大伯帶著村裡人去弄魚,避免了很多人餓死,大伯這次要是不出去,下一任村長肯定就是我大伯。”譚映茹也很敬重自己大伯,說話間語氣裡全是崇拜之色。

  譚家幾個跟過來玩的晚輩一說到這裡,臉上也都是自豪之色。

  聽著譚映茹一輩的年輕人都如此崇拜譚家大伯,何雨柱現在終於有些明白,譚家三伯為什麼會是大哥去哪兒我去哪兒的態度。

  的確值得人敬重的人。

  一群人來到河邊。

  他們很多人手裡都有魚竿。

  魚線是縫衣服的繩子,魚鉤是縫衣服的針自己做的,魚竿是竹子做的。

  漁具很簡陋。

  除了譚家人以外。

  譚家村有不少人都跟著出來。

  雨後田裡泥濘,要乾的活兒不多,村裡人基本都休息在家裡。

  這個時候,都想著出來甩兩杆。

  能釣到就加餐,釣不到就當出來玩了。

  村裡人看到譚耀,都熱情的過來打招呼。

  他們的魚鉤跟魚線基本都是譚耀幫著做的。

  釣魚的技巧也是譚耀教的。

  就連村長跟村書記,都拿著魚竿出來耍。

  “譚家村對釣魚居然這麼熱衷。”何雨柱讚歎道。

  “也是沒有法子,現在除了釣魚能搞點葷腥,就沒其他路子。”譚家大伯無奈嘆道。

  他們這裡是農村,但不是山裡,打獵也沒地方打。

  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裡就一條河,想要吃好的,就只能在水裡下功夫。

  來到河邊,何雨柱發現他們來的都算遲的,已經有不少釣魚人已經在這裡開始釣了。

  而且他們好像還分位置,譚家村有專屬的位置,別的村人不許過來,而譚家村的人也不去別的地方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