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既然說不過,那就……

  因為他已看出,顏回是個萬古難遇的好學生。

  若是能拜入他門下,他不介意再收個關門弟子。

  顏回瞬時會意,亞里士多德看他太年輕。

  一般而言,只有超脫後才可以容貌定格。

  顏回天賦冠絕古今寰宇,證神很簡單。

  如果他晚點再證悟,也許成就會更高。

  然而,顏回接下來說的話,讓全場失聲。

  只見顏回坦然一笑,報之以禮,道:“大師折煞學生了,顏回不敢與夫子作比,也非顏回走的急切。”

  “是顏回死的早。”

  年僅40歲。

  此言一出,聞者為悲傷,大家都知道孔子長壽,那豈不是白髮人送黑髮人。

  一下子,亞里士多德心中不知所言。

  方才,可是邀言,要一起論生死的。

  死的早,也許對生死所見,很透徹吧。

  這一局,他敗了。

  亞里士多德又道,“我看見了,一簞食一瓢飲。得學生如此,師復何求,你的故事,當為後人效仿。”

  說罷,一指點出,將那段記憶映射出來。

  顏回沒有半點反抗,任由記憶放大。

  一簞食,一瓢飲。

  世人愈發發現論語的魅力了,簞食瓢飲,廢寢忘食,皆出於此。

  “啊啊啊,世人只知夫子,怎可不知顏回啊。”

  若說夫子乃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那顏回可稱為萬古第一學生,不遷怒,不貳過。

  “我想起來了,論語一則,曾提到過一個小故事,有個學生偷吃髒米飯,那個學生,應該就是顏回吧!”

  也因此表達了一個道理,眼見不一定為實。

  亞里士多德與顏回的思想博弈,確切的說是會晤,已漸入佳境。

  越是深入,亞里士多德愈發感到驚豔。

  儒學,包羅萬象,囊括了禮義廉恥,忠誠孝悌,各個方面,不外乎一個字。

  精深!

  但所見所識,最驚豔不過那句:有教無類!

  “不對,還有一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還有還有,那句,吾日三省吾身……”

  太多了,數不清,驚豔,實在是驚豔。

  亞里士多德一下被儒術給迷住了。

  縱觀他一生所言,唯有那句能拿得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