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銘 作品

第495章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

  一下子,那個被埋葬的蜀漢,變得有血有肉。

  一幕幕,一篇篇,都在彰顯個人風姿。

  “無法想象,那個朝代的人和事有多驚豔。”

  隨著越來越多武將曝光,世人彷彿嗅到了三足鼎立之勢,蜀漢只是那個時代的一股勢力,還有兩股。

  只可惜蘇銘不在,不然一定會將三國完整呈現出來,擬名為《三國演義》。

  但有一點蘇銘不明白,三國為何以蜀漢為主角。

  也許是因為理想吧。

  理想主義瀰漫了整個時代,是興師討伐,忠肝義膽,是誓死保國。

  是一曲悲壯。

  最聽不得的,正是姜伯約那句:“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

  看不盡,道不明。

  三十六道光柱落罷,世界卻突然安靜了。

  沉寂了許久,眾人心中只懸停一個念頭。

  氛圍都到這了,溼婆你怎還不赴死?

  再有真武大帝坐鎮玄天,縱使溼婆是聖人,也再難有翻身的可能。

  無數人,從蜀漢中看到了理想主義。

  可不正是如今,大部分人的寫照與嚮往嗎?

  “太多驚才絕豔之人了,如果做個魅力值排名,還真不好排啊。”

  一個時代,出一兩個厲害的人就好了。

  卻出了一大堆。

  “但是蜀漢之外,另外兩股勢力的人,都有誰?”

  不管怎樣,在人們心中,諸葛先生可排進前三。

  趙雲,姜伯約,都是難得的完美之人。

  那恐怖的理想色彩,壓得溼婆喘不過氣。

  “憑你們,還不夠,有種再來幾個厲害的。”

  溼婆拼著身死道消,硬是將玄天抬升了三尺。

  他死死地盯著那個時代熔爐,心生忌憚。

  好啊,縱使無解,也要拉你們墊背。

  反觀龍國這邊,獻祭那麼多英才,認為是虧的。

  “諸葛先生的離去,是此戰最大的悲哀。”

  聖人的掙扎是恐怖的,連真武也皺了眉頭。

  還是不夠,還差一個契機,到底在哪?

  真武不如東皇太一,想要鎮殺溼婆,多少有些越級,而今就差最後一力了。

  “聖火,自焚?我的天哪,真武大帝這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