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長青衛方耘 作品

第75章:第七組丟糧


                 “叔父,當今皇上是賢明之君,您不必擔心埋沒才能,有用之人自然往有用之處去。”

  衛方耘看著孟長青點頭,“倒叫你開解我了。”

  “不瞞您說,我確實覺得有些委屈,大概是太年輕,有些道理雖懂,卻還不能做到。

  但經此事才知叔父待我之用心,實在叫長青來不及委屈,只顧著高興了。”

  “便是我把你誇到天上去,又有什麼用?”衛方耘喝了碗茶,“如此,你既沒有調動,那我便把建衙的款項撥給你。

  楊門縣的兩處磚窯確實好,既然茅大人要給人情,你便收下,到時候不論泥瓦匠還是磚料,你正常結款就是。”

  “是,多謝叔父提點。”

  孟長青還要給他添茶,卻被他擋住,“不喝了,一肚子水,說說你這北山縣,你有什麼打算?”

  同樣的問題,孟長青跟茅春芳說走一步看一步,卻不能這樣跟上官說。

  孟長青說:“我這縣,地方算不上大,人也沒有幾個,但無論如何飯總歸要吃,我讓他們每日開墾荒地,又給每個人分地建房。

  百姓們有了田地和房子,也就安定下來了。”

  “是這個道理。”衛方耘以為孟長青沒能明白他的意思,重說道:“有什麼我能幫得上你的地方。”

  “多謝叔父,只是人口的事,一時半會兒也解決不了。”

  “說到人口,不光是你這裡,整個涼州人口都少。”衛方耘忽然想到,“去年入冬前,巍山縣和羅江縣的兩位知縣告訴我,紅沙死地又開始往外擴,離得近的村落受了災。

  這樣,我去問問兩邊的知縣,看他們願不願意讓那片的人遷村。”

  “多謝叔父。”

  “先別謝,人口跟當地官員的考評相關,他們不可能那麼輕易鬆口,這件事我也不一定能辦下來。”衛方耘提醒她:“你也可以往山上想想辦法。”

  孟長青知道,他說的正是險山上的人。

  “試試招安。”衛方耘說:“山上的人不一定就齊心,你若承諾他們下來就分地,肯定會有人心動。”

  “是,叔父的話,我一定仔細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