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長青衛方耘 作品

第101章:誰想種地啊

  “怎麼初次打交道,你就送這樣的東西?”文氏問,“你實在看不慣那位知府?”

  “貪官,我自然看不慣。”孟長青說,“您也說了我跟那位楊大人是頭回打交道,這樣貴重的東西他竟然敢收下。

  或許這就是他的緣分吧。”

  文氏指向旁邊的椅子,“坐下說話。

  還記得你來涼州的路上說過什麼?”

  文氏好笑的看向孟長青,“你也是打算來做個貪官的,不過這北山縣實無可貪之處。

  你讓他給你幫忙,並不需要管他是什麼人,他把你所託之事辦成,那他就沒有對不起你的地方。”

  “是我想偏了。”孟長青認錯的很乾脆。

  “去忙你的事吧,不論是對是錯已然辦過的事,追悔也無用。”文氏明白她,她自小就聰明。

  可這樣的人,往往更容易鑽牛角尖,因為她始終相信自己是對的,對旁人的評判總是太過武斷。

  她勢必要吃虧的。

  萬幸,這孩子不是固執的人,吃虧後總會改過來。

  五月初,北山縣的百姓種完了黃豆又種紅薯。

  耕田起壟,施肥栽種。

  百姓們沒有得閒之時。

  孟長青的縣衙養著一百多號人,這些人除去巡邏、值守的,其他人白天基本也要下地。

  其中有些人多少是有些埋怨的。

  原是投身軍營的將士,如今卻拉著犁走在地頭,在這裡種地跟在家種地有什麼區別?

  不光是現狀沒有在營地時好,之前跟著知縣抵禦燕軍,所得賞賜也不比在軍營時多。

  所以費這番辛苦是為什麼呢?

  “校尉,您就體諒體諒我,看我手上這水泡,讓我跟您去巡邏吧。”

  孟長青剛進前衙,還沒走幾步就聽到有人躲在牆角後說話。

  “你拿慣了刀的,還拿不動一把鋤頭?”這是張園的聲音。

  孟長青好聽牆角,乾脆放輕腳步,湊過去聽聽他們說的什麼。

  “拿刀和拿鋤頭不一樣啊,我沒從軍前,在家都沒幹過多少農活。”那人說完後,孟長青聽到銅板相撞的聲音,“校尉,我是實在熬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