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長青衛方耘 作品

第125章:別想有好結果

  楊正皺眉沉思,“有先例在前,就算有馬立山鼓動,他們也很有可能不下山。”

  “那最好不過。”孟長青說,“如此就能知道,山匪們戰力不行,咱們也能用別的計劃。”

  “是。”楊正離開孟長青的書房,站在院子裡發了會兒呆,直到八方拍上他的後背,“楊大哥!少爺不是讓您回去休息麼?怎麼在這裡站著?”

  “八方,過來問你點事。”楊正攬住對方的脖子,把人拉到主簿用的房間,如今他就是主簿,這房間只有他和孟長青會來。

  “怎麼了?”八方好奇。

  “你對你家少爺瞭解得多麼?”

  “當然,我跟少爺從小一起長大。”

  “孟大人是不是……”楊正說到一半覺得用詞不妥,換了個問法,“孟大人為何如此嫉惡如仇?”

  “這不是應該的麼?”

  “是,嫉惡如仇是應該,可孟大人似乎沒想過讓山上的人活著,我朝罪罰一向寬容,除了叛國和惡意殺害多人的,才會判處死刑,其他的最多也就發配罰作苦役,怎麼孟大人抓到的人,總想著弄死。”

  八方:“我從沒想過這個問題。但您非要我說的話,我覺得少爺的想法沒錯的,殺人者抵命,就說上一次,那些山匪拿著兇器闖過來,本就是要取我們的性命,不過是武力不如我們這才沒有得逞,憑什麼要放那些人一條生路呢?

  他們提刀闖過來的時候,也不見得想著要給我們留一條生路。

  我完全理解少爺的做法,要是我,我也想殺了他們。”

  楊正離八方遠了些,“按說你們是京城來的,更應該明白朝廷的仁政,但為何你們都是這種想法?

  難道朝廷只在京城之外標榜仁政?”

  八方仔細回想了一下,“大概不是,我記得皇宮對犯錯的侍從也從不處死,最多是罰做苦役。”

  “雖然朝廷標榜仁政,可少爺一直跟我說,一味的強調仁政,一再的對罪犯寬容,便是最不仁慈的事。”

  楊正今天頭一次聽見這樣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