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神醫:雄霸上海灘 作品

第131章 蛔疳

  葉長青一愣,系統已經有好幾天沒有主動發放任務了,兒科小能手的稱號帶來的好處確實不錯。

  他上前看了看孩子的臉色,發現這孩子很消瘦,臉色蠟黃,臉上長有幾塊白斑,就問小孩:“小傢伙,你的肚子是哪兒疼啊?”

  小孩流著眼淚摸了摸自己的上腹部。

  葉長青上手給孩子做手診,他用手摸著孩子的上腹部肚皮,稍稍用力按下,感覺孩子肚子裡有東西在蠕動,扭頭問道:“這孩子平時有拉肚子或者便秘的情況嗎?”

  “有,有,他一直是好幾天才拉一次粑粑!”孩子的母親說道。

  葉長青感覺孩子的身體有些發熱,他問孩子的穆青:“這孩子的肚子疼是不是一陣陣的?”

  女人回答說:“是的,好長一段時間了,他經常說肚子疼,但疼一會兒就好了,我和孩子他爹也沒有太在意,哪知道這一次這麼厲害,昨晚到現在連續反覆的疼!”

  葉長青心裡已經有底了,判斷很可能是膽道蛔蟲,他拿著孩子的手腕一診脈,意識進入孩子的身體就“看到了”孩子的胃裡和膽道內大量的蛔蟲。

  收回手,葉長青對這孩子的爹孃說:“這孩子患的是蛔疳!”

  “滴——診斷正確,你的診斷能力提升了!”系統提示道。

  蛔就是蛔蟲,疳是疳證,蛔疳就是蛔蟲引起的疳證!

  在中醫上,兒科有四大證,分別是痧、痘、驚、疳。

  疳,它的意思是皮膚粘膜有腐肉、破潰的病變,因此在中醫上有口疳,指的是口腔潰瘍類的疾病;還有牙疳,指的是牙齦炎之類的疾病;還有舌疳、鼻疳、喉疳等,也有下體皮膚病,例如淋病、梅毒、尖銳溼疣之類的傳染病造成的下體皮膚破損,也叫下疳。

  而疳證一般指的是腸胃疾病,小兒腸胃病在中醫上一般叫疳證、疳積。

  “還請葉大夫施救!”年輕孩子連忙說道。

  葉長青拿來銀針,讓孩子的母親給他身上的衣服脫下來,然後一邊給孩子施針,一邊說:“我先給孩子扎針止痛,然後再開一個方子你們抓藥煎湯給他喝!”

  “好,好!”孩子的母親連忙答應。

  幾針紮下去之後,孩子哭喊聲明顯降下來,很快就停止了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