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神醫:雄霸上海灘 作品

第680章 想要富先修路

  “比如,若是水稻耕地面積少,可以嘗試在坡地、荒地多種植地瓜、土豆、高粱等作物,特別是地瓜和土豆,只要耕作得好,產量很大!”

  “再比如,農業受耕地面積少的影響,可以用減少商稅,廢除苛捐雜稅的基礎上鼓勵工商,特別是在沿海城鎮,可以利用擁有出海口的便利條件,興建大型工廠,發展工商業!”

  許石英聽了葉長青的話說道:“總督大人說得倒是輕巧,這些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是難了!”

  葉長青笑著說道:“當然困難,若不困難,改變閩地百姓生存環境和條件的機遇哪能讓俊人先生遇上呢?但是我知道一句話,想要富,先修路,這是放之四海皆準的一個道理!”

  “閩地百姓為何窮困?百姓們房子周圍都是山地,連一條好路都沒有,生產的作物、水果、養的雞鴨豬和山貨如何運出去?這些運不出去賣不到錢,百姓哪能夠富裕呢?”

  “官府若是把城鎮與城鎮之間,甚至把鄉村與鄉村之間的道路修通修寬敞,這些農作物不就可以運出去賣錢了嗎?商人修建的工廠生產的商品貨物不就可以運出去了嗎?只要把路修通,從前需要好幾天的路程,道路修通之後只需要一天時間就可以抵達,這是不是極大了為工商的興起提供了便利呢?”

  “西洋、歐美為何比我國強大?還不是因為他們有錢,發展了科技?俊人先生也是出國考察過的人,想必也知道西洋的大國都是商業興盛吧?他們擁有大量的鐵路和公路,我聽說德國境內已經修建起四通八達的公路網,以這樣的交通便利條件,何愁工商不發達?倘若戰事一起,軍隊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投送到前線打敵國一個措手不及!”

  許石英啞口無言了,不過他從葉長青的話中也確實受到了啟發,發展工商業的一個先決條件就是解決交通道路問題,才能保障工商經濟快速發展和流通,他把自己在西洋考察的經歷和所見所聞回憶了一遍,這才發現自己之前總是想不明白的問題,現在也搞明白了,沒錯,就是修路,西洋各國的公路、鐵路都要比民國發達得多,更別提船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