縛靈蹟 作品

第306章 迷霧後的薄紗

  但比我們之前要好上太多太多了。

  我們當時一個禮拜換一次崗,也只有換崗的時候才能見到人,簡單說幾句話。

  你看現在,無線電也有了,衛星電話也有了。

  開著汽車,在一望無際的戈壁灘上就可以巡邏。

  以前我們住的小木屋,現在軍營裡的配套設施樣樣齊全。”說到這,閆亮的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彷彿這是他內心深處最想看到的景象。

  司仁對戈壁灘沒有太大概念,只知道那個地方條件非常艱苦。

  但至於如何苦,他並不清楚。

  “戈壁灘上的條件如此艱苦,你堅持下去的動力是什麼。

  17年,你大好的年華都給了戈壁灘。”司仁面帶疑惑,兩個人處在不同的年代。

  有可能司仁剛出生的時候,閆亮正在戈壁灘上巡邏呢。

  閆亮輕笑一聲。

  “我們還好,雖然條件艱苦一點,但還是可以克服的。

  那些常年駐守在冰川之上的戰士,他們才是最苦的。

  海拔5000米以上,年平均氣溫零下十幾度。

  天氣不好的時候,還要頂著暴風雪巡邏。

  海拔越高,氧氣越少,他們的力氣消耗的便越大。

  而且經常負重30斤左右進行巡邏。

  有條件可以架起火,煮上一鍋雪水,做飯也好飲用也罷。

  沒有條件,只能抓一把雪塞進嘴裡,補充缺失的水分。

  每一天,他們都需要巡邏至少9個小時。

  徒步在冰川之上,稍有不慎,粉身碎骨。

  我能夠堅持下來,都是因為當年那個秘密實驗。

  長達6年的實驗,這是事關民族脊樑的實驗。”

  司仁先是一愣,隨後立即想通了。

  原來,閆亮是在青海的戈壁灘。

  那裡曾是核武的研究基地。

  當年,出了許多無名英雄。

  國內大量的科學家,揹著家人參與這項研究。

  這一走就是數年,杳無音訊。

  但這群最可愛可敬的子弟兵們,他們同樣如此。

  他們肩上的重擔不比這些科學家輕。

  沒錯,他們確實不知道原子分子是什麼,可能有的連字都不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