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5章 再傳喜訊


                 經過了大半個月的抗震救災工作,陽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基本恢復,這場災難算是徹底過去了。

  宋謙和因為在救援期間受傷,被特殊表揚,也算是有立功表現,單位又是授獎又是組織職工學習的,動靜不小。

  宋正陽也因為在救援期間主動申請到最危險的地方去,期間表現良好被在全體大會上表揚。

  單位裡還對他們的事蹟進行了宣傳。

  “宋謙和、宋正陽兩位同志講政治、顧大局、勇於承擔急難險重的任務……”

  宋正陽戴著大紅花站在臺上,身邊是同樣尷尬的宋謙和。

  畢竟讓鹹菜罈子砸脫臼了真的不是啥光榮的事兒,沒必要這麼大肆宣揚。

  這次事情,讓他們又成了局裡的名人。

  宋爺爺知道了這件事,還特意給宋謙祥打了個電話交代了一些事情。

  自己也急忙趕回了京城。

  看樣子,是有要藉此機會大做文章,把這個二兒子也調回京城去的意思。

  對比,宋謙和表示,一切聽他爸的,自己反正沒這個能耐,只希望他爸能推他一把。

  果不其然,沒過幾天人民日報上就報道了宋謙和的事蹟。

  對他平日裡在單位的表現著重介紹,還有之前抓壞分子立功的事情,也隱晦的提了一下。

  還有這次的受傷,巧妙的避開了鹹菜罈子的尷尬,只著重介紹了他救人時的英勇表現,和住院期間還惦念著群眾和同志們的大無畏精神。

  當然主要介紹的是宋謙和,可其中還避免不了的也摻雜著一些宋正陽的影子。

  比如舍小家為大家主動申請去受災嚴重比較危險的地方參與救援和災後重建,又比如知道宋謙和受傷,主動承擔照顧他的責任。

  這些都被寫了進去。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新聞稿是周錦新寫的。

  宋正陽知道了宋爺爺的打算之後,特意跟他說,讓周錦新寫的稿子。

  為了這篇稿子,周錦新熬了兩個通宵,改了不知道多少次,又跟宋正陽研究了之後,這才發給了宋謙祥。

  由宋謙祥操作,直接找了人民日報的記者,對稿子又稍微做了些改動,這才發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