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神秘的 作品

389珀爾修斯的決定

  梅內斯的偵察兵所報告的敵人數量——四萬左右——是準確的。

  如果梅內斯帶著他的兩萬九千人在這片開闊的場地上與他們正面對峙——兩萬四千步兵、兩千五百名弩手和兩千五百名騎兵——那麼他們的損失幾乎是無法避免的。

  因此,儘管將軍對此毫不知情,但他仍然謹慎地選擇了避免在有利條件下與敵人交戰,而是選擇了這條崎嶇的道路。

  “什麼?讓弗拉米諾指揮官撤退?你這個阿哈德尼亞人……”當馬努克提出讓戰鬥群脫離接觸並撤退的建議時,偵察兵的反應充滿了驚恐和憤怒。

  他心中驚駭,知道這樣做無疑會讓許多人在接下來的追擊中喪生。因此,偵察兵認為馬努克的建議是在破壞他們的團隊。

  提比亞斯斯對阿德尼納斯的不信任根深蒂固,而珀爾修斯則堅定地站在他的部下一邊,他迅速點頭,堅定而簡潔地說道:“放棄弗拉米諾是不可能的。告訴他,我很快就會帶著我的軍隊趕來。”

  斥候的簡短回應,無疑在珀爾修斯心中激起了喜悅的浪花。

  那果斷的指令,彰顯出國王對此事的堅定支持與決心。他的精神為之一振,向大祭司馬努克鞠躬致謝後,立刻滿懷熱忱地返回了山巔。

  再度獨處,馬努克忍不住再次向珀爾修斯進言:“陛下,請三思而後行。我曾在那些崎嶇的山地上與敵軍交鋒,他們極其擅長在這樣的地形中戰鬥。陛下不應冒險在此處與他們決戰。”

  他頓了一頓,語氣轉為誠懇,“我們應該設法引誘他們在平地上交戰,例如沿著電怒河沿岸。或者,我們可以暫時向南撤退,等待援軍。”

  從軍事角度來看,大祭司的建議無疑極具合理性。然而,珀爾修斯卻以堅定而果斷的語氣反駁道:“我不能讓四千四百名勇士白白犧牲。”

  這一決定,雖在多方面看來都顯得明智。首先,這四千四百名士兵皆是珀爾修斯麾下的精銳,他們構成了王國的軍事核心,經過嚴格的訓練,是珀爾修斯手中的得力干將。

  自亞歷山大實行殘酷的削減政策後,這樣的精銳部隊更是愈發珍貴,如今僅剩下數千人。他們在歷次戰役中英勇奮戰,為國家的繁榮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因此,如果珀爾修斯讓他們也在這場戰鬥中喪生,那麼他作為國王的威信將蕩然無存。

  珀爾修斯不僅是一位卓越的軍事統帥,更是一位深愛部下的領袖。

  他深知士兵們的忠誠與犧牲精神,因此對他們充滿了敬意與感激。

  放棄如此龐大的兵力,無疑會損害他的聲譽,同時也會嚴重打擊其他部隊的士氣。

  再者,馬努克建議的撤退路線通往提比亞斯半島的尖端,利利比——提比亞斯的第三或第四大城市,人口眾多,土地肥沃,更擁有得天獨厚的天然港口。

  這一地理位置的優勢對於珀爾修斯而言至關重要,因為他已經得到了來自大洋彼岸的三支援軍。

  這意味著,如果他能將部隊駐紮在這座擁有港口的城市,那麼其他勢力的援助將會變得更為便捷。

  然而,儘管馬努克的建議在紙面上看似完美無缺,卻忽略了人文和政治因素的考量。

  如果珀爾修斯採納這一建議,那麼他的首都將陷入無防可守的境地,極有可能遭受敵人的洗劫。

  帕特奈對於提比亞斯人來說並非如阿丹聖城那般神聖,但它仍然是國家的心臟,蘊藏著無數的財富與珍寶。

  此外,這座城市還是一百到十五萬人的家園,以及祖先神殿的所在地——這座神殿是整個提比亞斯最大、最古老的神殿,供奉著提比亞斯祖先的原始雕像,是國家的精神支柱。

  珀爾修斯深知,一旦首都陷落,敵人可能會對這些珍貴的文物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

  這不僅是對國家歷史的褻瀆,更可能引發民眾對珀爾修斯王位的質疑,因為競爭對手很可能會藉此機會聲稱他失去了祖先的庇護。

  因此,儘管馬努克的建議在軍事層面上看似合理,但在政治層面上卻對珀爾修斯極為不利。

  面對大祭司的堅持,珀爾修斯耐心地解釋道:“馬努克,我並非不顧及士兵的生命,但我們必須考慮到更多層面的因素。我們不能為了短期的勝利而犧牲國家的長遠利益。”

  然而,馬努克仍堅持己見:“陛下,只有您活著,我們才能考慮更多的事情。

  只要我們稍作等待,五萬大軍便能碾壓三萬敵軍,將他們徹底消滅。這樣的損失對於亞歷山大而言將是毀滅性的,他在二十年內都無法再對您構成威脅!”

  馬努克的言辭雖略顯誇張,但他的核心思想卻是正確的。

  珀爾修斯——這位曾經的戰術天才,在戰略層面上的眼界卻略顯侷限。

  他過於執著於保護每一寸土地和每一個生命,卻未能看清戰爭背後的更大棋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