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開了掛 作品

第103章 融資

  it企業代表納德婭則反對無限制擴張,今天擠垮芯片公司,明天要是推出操作系統和辦公系統,就能擠垮她的東家,超級智能的實力太恐怖了,偏偏這個反對的理由還不能明著說出來。

  開始只是傑米和納德婭在爭執,接著貝爾幫助納德婭,蓋恩斯講話兩不相幫,幾個老外飈英語,好在這屋子的人都能聽懂,翻譯暫時休息。

  這幾個人吵吵半天發現周圍人都在看著他們,也不發言,慢慢的就停下來了。

  也是,吵吵半天有什麼用,決定權又不在他們手裡。

  “大家都發表下意見,第一次開會互相熟悉下,做什麼決定反而不那麼重要!”劉一凡說道,一邊的翻譯用趕忙英語翻一遍。

  一直笑呵呵的謝建設首先發言:“據我所知這款芯片用十四納米工藝生產,相同的體積和功耗,性能可以超過五納米的麒麟芯片五倍以上,用酷睿或者銳龍的標準封裝,可以直接安裝在對應的臺式機主板上使用,可以說完全顛覆了以往我們對芯片的認知,這種太超前的產品,按說應該慢慢的發展,更穩妥一點,可是人工智能的出現,它擴張的速度都一再的顛覆我們的認知,我們過往的很多經驗都有點跟不上形勢了,我的主張是不但要大規模生產,還要建立我們公司自己的芯片工廠,同樣的生產設備,超級智能操控效率肯定會更高,芯片的良品率也會極大提升。”

  閔曉代表的公司中就有兩家國內最領先的手機企業,其他的幾家公司也對芯片需求量巨大,這種芯片顯然會大幅度降低成本,所以她的立場也是傾向擴產,都是花錢買芯片,為什麼不買性能更強,價格還更低的呢。

  再說了,芯片製作是典型的資金密集行業,在這方面擴張,在其他方面的力量必然就減小了。

  納德婭和貝爾勢單力孤,對面的如果沒有人反對,他們基本沒翻盤的希望了。

  過去開會很少發言的張叢說話了:“我們目前只有一個設計圖,和一小批的測試芯片,測試完成還要幾個月,我覺得現在談生產規模有點兒早了,芯片本來初衷也是為了自用設計,沒必要急著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