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開了掛 作品

第898章 化學研究

  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物質材料也比較簡單的就是各種鋼鐵製品,曾凡決定先從常用鋼鐵製品的分子結構開始研究。

  第一個被他拿來做實驗的就是廚房的一個不鏽鋼勺子,曾凡本來以為挺簡單的材料,沒想到也複雜的很。

  勺子的材料屬於奧氏體不鏽鋼的一種,鐵元素佔百分之七十左右,還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鉻元素,鉻是不鏽鋼耐腐蝕性能的關鍵元素,它能在不鏽鋼表面形成一層緻密的氧化膜,阻止進一步的氧化和腐蝕。

  此外,還含有百分之八左右的鎳元素,用以提高材料的耐腐蝕、韌性和冷成型性能;極為少量的錳和硅以及不高於千分之八的碳元素。

  這些不同元素以一種特定的晶體形態排列組合到一起,形成一種穩定的狀態,然後被加工成我們日常看到的各種器物。

  曾凡用顯微鏡在不同尺度下觀察不鏽鋼的微觀形態,用來增加自己的認知。

  金相顯微鏡下面,不鏽鋼的表面和水磨石地面有點相似,由一個個雜亂無章的不規則顆粒體密集的結合在一起,仔細的觀察後就會發現,看似雜亂無章的表面,又蘊含著某種排布規律。

  觀察了一會後,曾凡嘗試用自己的手指去觸摸感應。

  可惜,與平日裡沒有什麼不同,摸上去仍然平滑無比,絲毫沒有感受到微觀尺度下的粗糙感。

  一直輔助曾凡做實驗的薛燕對他的實驗意圖很瞭解,提議道:“光研究這一種肯定是遠遠不夠,你忘了當初做了多久的基因功能模擬實驗,才有了後來意念場覺醒,至少元素週期表常見元素的結構,日常常見的各種金屬製品的結構,還有微觀形態都研究一遍,還要對它們內部晶體結構有充分了解,形成足夠的認知才行!”

  “在微觀尺度上,它們和細胞內的結構尺寸差不多,但是物質密度和分子間的互相作用力大了很多,跟我們過去的生物體研究差別很大!”曾凡感覺有點不好下手。

  “先多收集點不同的材料,拍攝出相同納米尺度下的照片進行對比,形成直觀的認知,想在微觀尺度上識別它們,至少得知道它們在這個尺度下的相同和不同!”薛燕知道不可能馬上就研究明白,他們倆人在化學領域都是新丁。

  理論知識再多,沒有足夠的操作經驗和顯微鏡下的觀察經驗,對物質的實際認知都要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