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桑 作品

第四十五章 轉變

  這位魔術師不是在開玩笑,他甚至在得知存在藉助聖盃破壞人理的可能性後,設想過自己來主導一場人理的災難,但只是停留著想象階段。他沒有需要破壞人理的原動力,連參與聖盃戰爭都帶有不情願的情緒,對於聖盃也沒什麼需求。他也是一個存在願望的人,只是他不需要聖盃這類東西來實現願望。自認此時代最接近魔術奧秘的天才魔術師,埃提烏斯時年50歲依舊相信願望必須親手來實現,靠投機取巧方式實現願望不過是自欺欺人而已,為了滿足一時的慾望,犧牲掉實現願望的艱辛太不值得了。

  正因為拼盡全力都難以實現,才值得被稱作願望,而後人才有動力繼續為了實現願望超越現在實現不了願望的自己。

  鈴木友紀對關乎人理的問題,他的嘴總是條件反射般先行回覆。他的應答不及埃提烏斯百分之一的可信度,或許有自知之明並非任何時候都有利。

  “很好,年輕人。但我要事先說明,我這邊明天無法支援你們,你們顯然也不可能等待。明天我將率領我的軍隊迎戰不可一世的匈人,你們如果選擇同時前往布倫希爾德進行儀式的地點阻止。我恐怕沒機會給你收屍。”

  埃提烏斯對自己一方能否擊敗阿提拉的軍隊也自我存疑,他通過鈴木友紀能知曉未來的歷史中,西羅馬聯軍在這片平原擊敗了匈人。可這一結果會因為聖盃戰爭的發生而改變嗎?聖盃中已經匯聚了4體退場的從者靈魂,阿提拉依靠聖盃一定會揮出比今日更霸道的劍光。埃提烏斯相信只有他能阻擋住阿提拉,那個毀滅文明的野蠻女人,只有他可以擊敗!他有著充足的準備,攜帶了真正意義上王牌般的魔術禮裝。至於人理,相較起來也成了次要的事情。

  “不需要收屍。為了拯救人理,任何犧牲都有意義。”即便不關乎人理,鈴木友紀都與幽默玩笑絕緣,他就像一臺機器,只是為了拯救人理而行動著。自己的命十分重要,因為一旦死了就無法繼續執行任務。可唯獨一件事上例外,為了拯救人理,鈴木友紀可以犧牲自己與他人的一切。之前或許他還沒認識到自己潛在的作惡可能性,經過埃提烏斯的假設提醒,鈴木友紀不只是承認了願意在拯救人理一事中接納“惡”的從者。這其中也包括了自己為了執行拯救人理的使命,做一切順應人理的“惡”事。

  所幸這一次可能製造出特異點的“女武神”,破壞人理的目的是杜絕後世人將神代消退後的人類英雄與神話結合。阻止這種自我滿足的私慾,並不違背善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