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桑 作品

第五十八章 理解戰爭

  示威性質的第三劍突刺故意停在古斯塔夫脖頸前,“戰爭”騎士在目前近身情況下處理一個不具有武藝的從者輕而易舉。唯獨鈴木友紀的行為令它好奇,如果他真的是靠解析神秘的力量贏得了來自那位熾天使大人的青睞,那麼擊敗鈴木友紀後,“戰爭”騎士就要得到這種能力,作為戰利品。為此它同樣要了解,鈴木友紀究竟與一般意義上的人類有什麼不同。

  鈴木友紀受到精神層面的汙染與震懾後,狀況很快因為攜帶的銅鏡與金匣禮裝得到緩解,但他忍著不適再度抬起頭,對上“戰爭”騎士的面容,立即又感到了無可名狀的震懾與充斥在耳畔的各種語言廝殺聲。

  不同語言、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信仰……只需要存在爭端,戰爭就會降臨。它像是伴隨人類文明的癌症般不可避免,甚至超過了人類身體上的病症程度。人類文明無時無刻不在發生戰爭,沒有任何例外,短暫存在的和平時間相比之下更像是“病症”。

  默許被解析,“戰爭”騎士也在同時加重自身散發的威懾,並將更多人類短時間無法承受的記錄片段混雜其中,以信息流形式充斥鈴木友紀的頭腦。

  兩人對視著再次對抗了數秒時間,依舊是鈴木友紀承受不了轉開視線,暫停解析。

  “戰爭不可消滅。”如同承認“戰爭”騎士的勝利,鈴木友紀艱難地說出了這句真理。

  “你這算是投降嗎?虛數的造物?算了,還是稱呼你的名字吧。鈴木友紀,戰爭允許投降出現,不過你的姿勢不對,頭再低一點,語氣要誠懇,聲音要洪亮!保持剛才對真理的敬畏,再來一遍!”“戰爭”騎士稍減輕一點對鈴木友紀的壓力,它暫時也沒想著一定要殺掉鈴木友紀,如果願意臣服後續事項可以再談。相比之下使用過一次寶具的Archer古斯塔夫對它而言才是徹底沒了價值,單純因為鈴木友紀還有價值。

  殺死一個人帶來的成就感遠不如徹底征服一個人,而“戰爭”騎士要的正是無限堆疊的成就感。它稱之為榮譽與勝利。

  如果不是沒法迎戰“戰爭”騎士,古斯塔夫肯定活撕了在她面前如此羞辱自己御主的敵人。她自己手腕上的刺傷和騎士手裡隨時能取她性命的聖劍都在提醒她,輕舉妄動只會激怒“戰爭”騎士,後果是她沒法承擔的。

  面對擁有了天使身體且神聖化的“戰爭”騎士,古斯塔夫在對方面前徹底失去了以往的氣勢,拉拽鈴木友紀的另一隻手也鬆開了。

  承認戰爭,承認戰爭的正確一面,不再一味抗拒理解戰爭的概念,接受戰爭給人類來到的及未來仍舊持續的苦痛與災難。反駁真理毫無意義,鈴木友紀認識到了自己究竟在面對什麼樣的存在,眼前兼具美麗與英氣的“天使”,不只是《啟示錄》中記載的四大天啟騎士之一,它更是伴隨人類文明一直存在的概念。

  人類文明有多悠遠,它就有多古老,從第一次可以定義為人類的兩人刀斧相向時,它就存在了。人類的文明伴隨著戰爭不斷演化推進,直至發展到如今規模,與神秘密切相關的聖盃戰爭或是此時代雨林中落後部落的石器交戰都是它的一部分表現,歸屬於它的領域範疇,想要擊敗這樣的具現化概念,拋去耗盡從者魔力的方式,唯有從星球上完全斷絕『戰爭』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