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的生活 作品

第二百八十二章 電視報道的影響3

  聽到喬安特說完,麥理浩滿意的點點頭。看來這個秘書自己可以放心,就是自己走後也可以在任何崗位完成好自己的工作。

  麥理浩說道:“那麼我們反而要大力支持他們了,這些人在香江都有豐厚的家產。大陸的投資失敗並不會對他們有多大影響,這個時候我們港英政府表現出足夠的誠意我想會打動這幫華人富豪。對於這幾個人我們要好好為他們服務。該審批貸款的時候要放開,九龍倉還是在香江,我還是香江總督。”

  麥理浩的話可以說是對這件事情蓋棺定論,那就是等著大陸把包霍董公司收歸國有,然後他們就可以趁機拉攏,這樣就可以把香江富豪的心留住,並且香江普通市民也會排斥香江的迴歸。

  喬安特的猜測也不完全是錯的,至少李成林回到京都真的遇上了一些比較棘手的事情。當李成林把香江媒體的報道彙報上去後,頓時在京都高層產生了熱烈反響。畢竟華夏目前還沒有哪家企業能夠這麼值錢,並且出口可是能夠收回大量的外匯。

  有人甚至提出可以給包霍董礦業公司一定的補償,他們不是投入了10個億美元嗎!而且還用稀土換回了大量的機械設備。現在已經佔了很大便宜,就這樣直接提前收回就可以。他們也賺了幾十億美元,還有什麼不滿足。

  有的人提出要讓他們讓出一半的股份,就是這樣他們得到的財富也會非常可觀。受限於這個時代並沒有完全和國際接軌,所以提出的意見五花八門。

  就這樣因為稀土礦產問題在京都討論了很久,畢竟現在的一切經濟政策都是在摸索中前行。並沒有完全市場化,大家也不知道該怎們執行。

  最後事情居然討論到了最高層,還是老人家高瞻遠矚的說道:“香江也好,國外也罷。所有的企業家來華夏投資都是為了賺錢,他們不是過來做慈善的。如果人家現在剛剛產生一點利益,我們就要收回來,試問還有誰敢來華夏投資。我們不能因為這麼一件事情就失去我們既定的政策和原則。那樣會失去人心,如果人心失去。是多少錢都買不來的。包霍董礦業公司的股東在香江乃至世界是多麼有影響力的企業家,他們都深愛自己的國家,一旦因為這件事情把他們都推向英國人的那邊,那才是我們工作的最大失誤。這是關乎香江能不能完美交接的問題,大家不能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