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的生活 作品

第九百五十二章 體育與商業3

  “最後,尤伯羅斯選定了32家贊助公司,收到了企業贊助3.85億美元。而上一屆的奧運會贊助商家達到381家公司,總贊助金額卻僅有900萬美元。”

  當然還有很多方法,比如在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上,尤伯羅斯開創了分銷奧運會比賽門票的先例,以方便觀眾通過郵購、上門等各種方式購買。並把之前以贈送形式送出去的“最佳位置”以不同價格賣出去。同時,尤伯羅斯瞭解美國的體育迷心理,大幅度提高了奧運會門票的價格,結果導致了門庭若市的搶購局面。

  那一年,奧運會門票的總收入為1.23億美元,並通過“贊助人計劃票”;凡贊助達到2.5萬以上的個人,便可每天得到最佳看臺座位兩個。以及讓商家在奧運會做生意和紀念幣、紀念章等方法,集資近1億美元。

  當然門票和紀念品還沒有推出,即使說出來也沒有人會相信。但轉播權和贊助商卻是實實在在已經發生的事情。

  火炬接力向來只能在優秀運動員之間進行,而尤伯羅斯卻以3000美元1公里的價格進行銷售,而將奧運聖火從希臘傳遞到洛杉磯,全程19000公里,尤伯羅斯出售了其中的1萬公司,僅僅這一項便獲得了4000萬美元的額外收入。當然最後火炬接力有一部分被叫停,可能是國際奧委會感覺到有些丟人。或者是有違奧運傳統,不過之前花錢購買的火炬名額,到是好好體驗了一下傳遞聖火的感覺。

  同時為了降低奧會員的成本,尤伯羅斯用了大量志願者進行各個環節工作,包括:賽場支持、醫療衛生、技術通訊、運輸等等。除此之外,還儘可能的減少體育館和奧林匹克村的修建,利用大學宿舍代替奧林匹克村,用拉贊助的方式興建一些現代化的賽場。

  最終,洛杉磯奧運會盈利2.25億美元,所以得自在網絡運贏師潘星宇表示,一個良好的商業模式企業中是極其重要的。

  現在華夏大陸體育局主管還沒有這個感念,聽著包子軒說得也是雨裡霧裡,

  國外成功案例可能在國內行不通,不過首先要打開思想。如果什麼都不去想,不去實施,再好的方案也沒有用。

  包子軒繼續說道:“比如我們舉行一場籃球賽,是不是有很多人觀看比賽。完全可以把門票賣出去,這樣就可以增加一部分收入。”

  “同時還可以把轉播權也銷售給電視臺,這樣有可以增加一部分收入。同時場地周邊可以放置一些廣告牌,相信會有很多廠商願意出錢打廣告。”

  “至於電視臺更好辦,他們可以在轉播過程中添加廣告進去。這樣在中場休息、或者暫停時,觀眾就能收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