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的生活 作品

第一千零六十章 理工男的回答

  “但作為一個理工科出身的男人,必須要用科學數據說話。世界上任何產品都存在著危險性,只不過要看人類能否承受而已。”

  “斧頭最早是用來劈木頭使用,但經常出現操作失誤,劈到使用者身上。這只是針對一個人,最多個人遭罪;家人痛苦,同其他人關係不大。”

  “汽車方便人們出行,但肯定比走路要危險得多。開車需要一定技術,而且每天都會發生車禍,甚至有人因此喪命。但只是影響小範圍人群,而且對環境不會造成任何汙染。”

  “誰能保證核電站的安全;哪怕操作完全規範,地震、海嘯都可能對核電廠造成致命傷害。即使核電站完全安全,可關於核廢料要如何處理。之前在麻省理工的時候,我還專門同室友討論過這個問題。”

  “當時我們通過計算機模擬,把核廢料送入太空。如果在太陽系遊蕩或向太陽墜落,核廢料便很難對地球上的環境造成破壞。然而,如何將核廢料送入太空還是一個難題。因為,使用火箭承載這種方式有時會遭遇發射的失敗事故。”

  “深度鑽孔也是一種方法,但深度鑽孔需要將作廢的核燃料棒包裹在密封的鋼結構中,而後埋入地下數英里深的地方。其優勢是可以在核反應堆就近地區進行鑽孔,縮短高放核廢料在處理前的運輸距離。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核廢料的衰退期,要遠遠長於密封容器的使用年限。一旦到達一定時間,沒有及時更換容器,後果將不堪設想。”

  海床下儲存也是一種方法;海床都是由厚重的粘土構成,最適合吸收放射性衰變產物。然而,海床下儲存需要在水下鑽孔,但海底環境千變萬化,誰又能保證絕對安全。出現洩露,對海洋環境造成汙染,可能會影響幾十代人。

  “埋入潛沒區或;可以讓作廢的核燃料棒沿著地球構造板塊的“傳送帶“移動並最終進入地幔層。然而,埋入潛沒區這種處理方式違背了一些國際條約。”

  “冰凍處理;核廢料的溫度一般很高,將其裝入鎢球中投放到較為穩定的冰原上,鎢球會隨著周圍冰的融化向下移動,上方的融冰則又再次凝固。不過,冰原會發生移動,導致放射性物質會像冰山一樣在海洋中漂浮。會給海洋環境帶來很大隱患,儲存核廢料的容器飄到任何國家,都是對該國的巨大威脅。”

  “封入合成巖;將核廢料埋入地下需要考慮如何防止核廢料汙染周圍的土壤和水。合成巖可以吸收清水反應堆和鈈核裂變產生的特定廢物。它們是一種陶瓷製品,能夠將核廢料封入晶格內,用以模擬在地質構造上較為穩定的礦石。但是所需的費用,任何一家核電站都難以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