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的生活 作品

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如何服眾

  二公子首先說道:“感謝諸位記者朋友,不遠萬里來到伊拉克。說實話,巴士拉給諸位的印象,可能並不好。畢竟我們這裡剛剛經歷過戰爭,很多建築被破壞。民眾失去房屋,孩子們失去了學校。”

  “但是為什麼還要把新聞發佈會放到這裡,那是因為伊拉克想要獲得整個世界認可,必須要擁有一顆真誠的心。只有這樣,才對得起本國民眾、合作伙伴、以及世界上支持伊拉克的民眾。有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主動面對問題。“”

  “總是想藏著掖著,那樣根本得不到世人的認可。”

  “正是因為這份真誠,才使得黑雲集團和三菱重工;敢過來伊拉克,這個剛剛經歷戰火的國家投資建廠。在這裡我要感謝兩位合作伙伴,對於伊拉克的信任與支持。同時也要向兩位保證,伊拉克一定做到最好,滿足合作伙伴任何合理需求。”

  “今天現場記者,就是我們三方最好的見證人。”

  演講雖然很短,但絕對是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此時包首富還真有些佩服這小子,看來前世只是沒有發揮能力的機會。

  二公子講完,就到了記者提問環節。

  不過第一個問題,還是給了二公子。這是之間就約定好的好事情,巖崎弘毅和包首富,都不想同他搶風頭,尤其是今天這個場合。

  伊拉克國家電視臺記者,首先問道:“二公子,您好;雖然黑雲集團和三菱重工過來伊拉克建廠,但是伊拉克為此也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請問是什麼原因,使得總統閣下和您,同意三菱和黑雲集團獲得石油開採權。”

  “石油開採同建設工廠,是不是有著因果關係。”

  這個問題,國內民眾很想知道,甚至世界大多數企業家都想要搞明白。雖然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但還是想聽聽伊拉克高層怎麼說。

  至於伊拉克國家電視臺,也是特意安排他們提出這個問題。一次性解決疑慮,也是此次新聞發佈會的目的之一。

  二公子非常認真的說道:“在面積廣闊、環境相對惡劣的中東地區;如果說有一個國家,可以稱得上阿拉伯世界的‘天選之地’,那麼一定是我們伊拉克。”

  “伊拉克不光有豐富的石油資源,我們腳下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由於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的存在,使得這個平原擺脫了乾旱的困擾。因此我們伊拉克並不缺少糧食。”

  “六年時間,伊拉克人均gdp由382美元飆升到2726美元,漲幅達到6倍多。而70年代初,國內私人小汽車數量只有6.74萬輛,而到了1978增長到了17萬輛,漲幅也有2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