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的生活 作品

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找到根源

  聽到這裡,包子軒立馬明白手下要表達什麼意思。1058年;羅馬教廷趁著神聖羅馬帝國新皇帝亨利四世年幼,頒佈了教皇選舉法,規定諸侯不再有權力干涉教皇和紅衣主教的選舉,此舉極大地加強了羅馬教廷的自主權,教權進一步擴張;1075年,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又發佈了教皇敕令,規定唯有教皇能夠任命主教,教皇有權廢除皇帝等等,直接將教權凌駕於皇權之上。

  當時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並不接受這個屈辱條款,仍然召集德意志主教會議來任免主教。此舉徹底激怒了教皇,於是教皇宣佈開除亨利四世的教籍,並且廢黜他的皇帝之名號。亨利四世本來準備反擊,結果由於德意志內部士瓦本公爵和巴伐利亞公爵支持教皇;並且在醞釀重新擁立一位皇帝。鑑於內部並不穩定,亨利四世不得不向教皇妥協。

  於是,這位皇帝帶著自己的皇后,前往意大利的卡諾莎;赤足披著氈,在風雪中下跪三天三夜,請求教皇寬恕。一直到第四天,教皇終於接見了皇帝,並且赦免了他。亨利四世皇帝受到的這次屈辱,被稱為“卡諾莎之辱”。此事之後,教皇威信達到頂點。小說

  當然,如果事情就這麼結束,當然不存在任何諷刺之處。亨利四世一直記著這次恥辱,穩住教皇后,皇帝立即組織力量,展開反擊。他先聚集力量,擊敗了反叛的士瓦本公爵魯道夫,解決了內部問題。並且將魯道夫擊斃在了薩克森。

  1084年,皇帝攻入意大利,佔領羅馬,立克萊蒙三世為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倉皇逃出羅馬,於1085年慘死於薩萊諾。

  俗話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曾經高高在上且不可一世的教皇,怎麼也不會想到,曾經在卡諾莎如同喪家之犬一樣匍匐在他腳下的亨利四世,最終讓他不得善終。

  雖然報仇故事非常勵志,但是教廷並沒有因此而消失。樑子已經結成這樣,想要緩和幾乎不可能。使得這麼多年,教廷同德國關係始終保持一定距離。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而且正如彭毅飛所說;此刻美國共濟會,巴不得教廷和黑雲雙方兩敗俱傷。如果真要是那樣,估計他們一定會開香檳清楚。

  教廷是敵人沒錯,但是黑雲在他們眼中,也好不到那裡去。現在看到雙方火拼,恨不得免費提供彈藥。當然如果換成教廷和共濟會火拼,包首富也會有同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