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的生活 作品

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收網行動21

  “作為英國最後一塊海外殖民地,香江的經濟繁榮程度簡直超乎想象。如果將香江列為一個單獨經濟體,那麼綜合gdp可以排在世界前十。500萬人口所產生的gdp,不光比阿根廷多,甚至超過巴西。”

  “馬島戰爭期間,單單黑雲集團一家就購買了10億英鎊的戰爭債券;英國人在整個香江更是募集50億英鎊資金。如果沒有香江的資金支持,他們根本組織不起來一次大規模遠洋作戰。”

  “假設在爆發一次馬島戰爭,香江人肯定不會在繼續購買戰爭債券。首先是上次募集50億英鎊資金,導致香江發展變得緩慢;很多大企業家都表示不滿。可當時的形勢,由不得他們反對;只能破財免災。”

  “現在情況就變得不一樣,華夏與英國就香江問題達成一致;也就是說不到十年,英國人同香江就一點關係都沒有。這個時候富豪們根本不用特別在意英國人感受。”

  “雖然不會主動招惹,但英國人想要再次發行戰爭債券;效果一定不會太好。沒有香江資金支持,單單靠英國國內;根本不足為慮。”

  “即使勉強組織一次遠洋作戰,軍艦更是一個大問題。”

  “上次馬島戰爭,如果不是加爾鐵裡急需穩定國內民眾情緒;提前發動戰爭,勝利一方必定是阿根廷。”

  “其實馬島戰爭前一年,英國已經準備實施諾特計劃;大幅度削減海軍開支,縮小艦隊規模。諾特計劃由國防大臣約翰-諾特制訂,主要內容是將海軍未來10年的經費減掉25%以上,人員裁掉1萬名。”

  “為此,英國將退役並出售全部的兩艘航母“競技神”號和“無敵”號,前者賣給印度,後者賣給澳大利亞。驅逐艦和護衛艦也將從65艘削減到42艘,並取消遠程艦載防空導彈計劃。”

  “如果諾特計劃能夠按時實施,英國海軍將在兩年內變成一支沒有航母的專業反潛部隊;以滿足北約任務要求。屆時阿根廷收復馬島後,英國便無法組織起像樣的遠征艦隊;或許連馬島戰爭都不會發生,英國只能被迫承認現狀。”

  “競技神號和無敵號兩艘航母及其搭載的海鷂式垂直起降戰鬥機,是1982年英國遠征艦隊的核心,為艦隊撐起了防空傘。若是沒有航母和海鷂,阿根廷空軍會毫無顧忌地轟炸英國軍艦,把它們一一送進海底。”

  “連英國人都承認,馬島戰爭贏得很驚險;阿根廷空軍表現非常出色,只要再損失幾艘驅逐艦和護衛艦,英軍可能就撤退了,他們承受不起太大損失。”

  “而國防大臣諾特推出諾特計劃初衷很簡單——沒錢了,英國養不起或不願意再養這樣一支艦隊,想把省下來的英鎊用在國家經濟和提高民生上。”

  “目前英國皇家海軍,只有一艘航空母艦;戰鬥力大打折扣。只要是我們從蘇聯訂購的武器裝備到位;可以直接向馬爾維納斯群島發起突然襲擊。”

  計劃看起來很完美,可怎麼感覺有些不對。通過日本人,購買了很多美國武器裝備。如果加上此次在蘇聯訂購的武器,同英國人還真是有一戰之力。

  得到武器後,士兵能否熟練使用;可是需要一個過程。至於形成戰鬥力,更是要花費很長時間。

  或許是看出阿方辛的疑惑,情報處長接著說道:“包子軒這個人我不是很喜歡,甚至有些討厭;可是不得不承認,的確是一個超級天才。不光在科技領域取得巨大成就,生意場上更是無往而不利;但最讓人敬佩的還是在富察伊拉取得的巨大成功。”

  “兵貴神速,美國裝備目前士兵基本掌握;至於蘇聯大型武器很簡單;花費高價聘請蘇聯退役士兵。當年富察伊拉與沙迦和阿曼之間的戰爭,正是因為有蘇聯僱傭兵加入;才取得最終勝利。”

  “此次蘇聯之所以同意軍售,主要因為有一個外貿公司參與其中;裡邊必然牽扯到巨大利益。只要是能將馬島奪回來,暫時放棄一些利益;又有什麼關係。”

  “一個統一的國家,民眾才會擁有自豪感;加爾鐵裡也是看到這點,只是太過著急;並沒有選擇最好時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