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擔心 作品

358 捧得有多高,摔的就有多慘


                 至二十日。

  離除夕還有六天。

  潛伏在二五一團的敵工部同志,將那些足以證明二五一團表面上抗日,實際上勾結日本人的膠捲交給沈記者,也已經有將近兩週時間了。

  獨立團,敵工部部長王安覺得團長信錯了人。

  “她一個女人,就算知道了真相,又能怎麼樣?再傻傻的站出去大喊二五一團是勾結鬼子的叛徒?到時候說不好,國軍方面甚至有人能把這記者給抓起來。”

  “都快兩週時間了,還不見有什麼動靜傳來,團長,看來咱們這膠捲是給錯人了。”

  孔捷依舊是一臉平靜。

  “耐心點,這水攪得太渾,想看清楚水下的情況,你得多等一等。”

  “不說這些,這些時間你們敵工部方面,先著重確定鬼子佔領區周邊村鎮的各大維持協會的情況,在年前把情報整理出來,到時候咱們一一拜訪。”

  “是!”

  ……

  二十一日。

  就在快要過年的跟前,晉西北發生了一件大事件。

  消息是從晉南方面中央軍和地方國軍把持的國統區傳來的:

  晉南報社最新刊發的《抗日國報》的新一期內容裡邊,晉南報社記者沈文月,親自便撰寫了一篇文章,言辭激勵地表示,要糾正前幾期所發行的“二五一團是敵後英勇抗日之表率”的文章。

  沈文月以相當鋒利、驚世駭俗、一針見血的言論表示:

  “所謂二五一團英勇抗日,純粹是一場騙局,事實的真相是,二五一團從滯留在敵後以來,便一直是遊而不擊,甚至是與日軍暗通曲款,私下往來。

  二五一團團長盧多賢所說,在太原重與日軍激戰,實情是,盧團長率領二五人團人馬,原是去太原城方向投降日軍的。

  結果中途被八路軍破壞,引發了日軍與二五一團之間的交火,二五一團這才敗走,被追擊的日軍擊斃數百人。”

  這篇報道一出來,當天的報紙很快售罄。

  國軍方面對新聞報社的監管部門,甚至壓根兒沒有來得及出手,消息就像是潮水一般向四面八方擴散。

  一經傳播。

  何止是晉南的國統區,整個三晉一片譁然。

  國軍二五一團一時站在了風口浪尖上。

  圍繞著這“二五一團到底是英勇抗日的隊伍,還是暗中勾結鬼子的叛徒”的話題,很快便成為了大街小巷,百姓們評頭論足的內容。

  接著,在當期的《抗日國報》的報紙上,再下方一些的軍事與時政內容中。

  沈文月竟然又聯合了多名記者,共同撰寫了一則揭露二五一團是如何私底下勾結鬼子,叛敵賣國,卻能做到表面上光鮮抗日,甚至成為敵後抗戰之楷模的詳情揭露。

  在這篇報道的下方,是多達十數名記者的聯名報道,這樣的陣容可謂壯觀。

  且不止是中國記者,甚至還有國外記者,包括美、蘇的一些記者。

  報紙中,王安讓敵工部同志們交給沈文月的那些膠捲,也已經被沈文月洗成了照片,刊登在了報紙上。

  另外,在這則報道上提到:多名記者,包括外國記者,多次趕赴二五一團實際查證。

  並找到了那些不願意投降日本人的士兵,做了私下的採訪。

  這才將事情一一揭露,而隨著深入,越來越多的內幕也是流露了出來。

  真相這才浮出水面,原來這二五一團從建立之初,竟然就有小鬼子在暗中扶持。

  這二五一團長盧多賢打得一手好拍,四面玲瓏,兩面討好。

  麻痺了民眾的同時,也麻痺了國軍政府的判斷。

  報道中,記者們也拍出了一張張照片,“懶散的二五一團部隊”、“拿著煙槍抽大煙的士兵和軍官”、“已經是上午十點左右了,還空無一人的訓練場”。

  接著是來自靈魂的質問:

  “就這樣一支毫無紀律,毫無組織,拿著煙槍的懶散部隊,他能是英勇抗日的隊伍?”

  民眾們沉默了,心底似乎已經有了答案。小說

  而晉南國軍政府方面眼見事態一發不可收拾,面對民眾們的輿論的抨擊,哪還敢猶豫,顧不得去收拾晉南報社,連忙向外澄清,政府也是被二五一團矇蔽,一定會加大力度查證,儘早給民眾一個滿意的答覆。

  如此一來,雖然有些打臉,但好歹算是解釋清楚了。

  不久之後,信錯了人的蔣老闆在大怒之中,下令一定要徹查二五一團叛敵真偽。

  獨立團。

  消息同樣傳了過來。王安帶了晉南最新發行的抗日國報的報紙趕到團部,向孔捷彙報情況。

  見到孔捷,王安滿臉感慨:

  “團長,還是您鎮定,是我看走眼了。

  我是真是沒想到,這沈記者一介女流,竟然這麼能折騰,好傢伙,看來這沈記者可不止是有記者、文人的風骨,還有應對敵人的聰慧,外國記者都找來了,難怪國軍方面也沒辦法阻攔。”

  孔捷笑了笑,其實他也有些意外。

  沒想到這沈記者有這麼大的能量,還真是把事兒辦成了。

  王安嘿嘿笑道:“團長,要說這國外的記者還真是不怕死,就那些記者,直接就闖到二五一團去了。

  我們敵工部潛伏在二五一團的同志從中策應,引導著這些記者們,找到了那些當初就不願意投降小鬼子的士兵,就這樣,這些記者們一採訪,事情全都暴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