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擔心 作品

540 軍閥腐朽 韓瘋子怒斷其道(一)


                 ……另說中條山區域。

  自日軍揮兵南下,五月七日,中條山戰役爆發,前後不到半月,國軍陣地幾近丟失,敗退之迅速,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頗有千里之堤,轉眼即潰的震撼。

  在日軍與國軍雙方作戰期間,韓烽、張民,杜忠成三位連長,率領八路軍的三支山地連,則是以太嶽山區為大本營,並接連進入中條山區域進行遊擊作戰。

  日軍攻破國軍在中條山區域的絕大部分陣地之後,開始對整個中條山進行梳篦式的掃蕩。

  韓烽三人率領八路軍的三支山地連,遵循游擊戰術的精妙打法,敵進我退,敵退我進。

  日軍進行梳篦式大掃蕩時,便立刻撤出中條山區域,扎進王屋山或者太嶽山區,日軍麻痺大意時,再重新打回來,進行遊擊作戰。

  就是利用腳丫子把小鬼子耍得團團轉,山地連一次一次巧妙地跳開日軍的掃蕩,並於其中進行遊擊作戰,不斷地偷襲、伏擊、消耗、襲擾日軍。

  在韓烽三人的指揮下,戰士們趁著日軍將精力都放在與國軍的作戰中,專挑鬼子的要害打。

  “什麼要害呢?咱們人少,正面作戰肯定是要吃虧的,襲擾鬼子又無關痛癢,造不成什麼損失。

  那就專打鬼子的補己線、騾馬運輸隊伍。

  讓鬼子的進攻部隊,後勤補充不上去,我看他小鬼子急不急?”

  韓烽的作戰思路立馬得到了另外兩位連長,張民與杜忠成的贊同,戰士們也是一片呼應。

  其實也是沒法子,三支山地連抵達中條山區已經有將近大半個月了,當初帶來的口糧什麼的也基本上見底。

  雖然山地連在中條山區的迅速紮根之後,與周邊的一些村莊也有聯繫,村民們也很樂意幫助八路軍同志,但村民們自己連肚子都吃不飽,哪還有多餘的糧食支援山地連?

  這段時間還是靠著來到山地連的沈文月從中幫忙,聯繫到她的父親沈有三。

  沈有三暗中運輸了幾批糧食給山地連,這才從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山地連戰士們的口糧危機。

  可韓烽知道,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再不想辦法伏擊鬼子的補給線補充補給。

  三支山地連,在吸收了一些國軍的作戰部隊,隊伍迅速壯大到六百多人的隊伍,就只能在大山裡吃樹皮、啃樹葉子了。

  於是,山地連專打鬼子補給線的作戰打響。

  真別說,效果還真不錯,成功地多次伏擊了鬼子前往中條山的運輸部隊,打了鬼子的要害不說,山地連的物資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日軍也為此頭疼,他們甚至搞不清楚,伏擊補給線的到底是什麼部隊。

  如果是國軍留在中條山區的游擊隊的話,他們的戰術不應該這麼靈活才是。

  為了對付這支專挑著他帝國部隊的運輸線打的可惡游擊隊。

  鬼子多次設下誘餌,甚至來回的進行梳篦式的大掃蕩,卻依舊沒能消滅韓烽一行的山地連。

  用八路軍戰士們的話說:

  打不贏,我們還跑不贏嗎?等你鬼子的掃蕩結束,防備疏鬆,我們再隨時打過來,就是煩也要把你小鬼子煩死。

  其中加入山地連的一些,留在敵後進行遊擊抗日的國軍裡邊的愛國士兵們,這才對於八路軍游擊戰術的正確應用大開眼界。

  用那位國軍班長唏噓感慨的話說:“連長,要是當初我們營座也這麼指揮的話,全營六百多號弟兄,也不至於一週時間就被鬼子消滅了個一乾二淨,投降的投降,陣亡的陣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