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28. 第 28 章 【少吃一點】

義縱還沒下衙回家,東方朔通報姓名後便見到了義姁。




義姁已經年近五旬,保養得卻很不錯,主要是瞧著精神奕奕的,沒有絲毫老態。這在許多漢代人身上是很難瞧見的,受限於生活條件與醫療條件,許多人過了三四十歲便迅速衰老。




很多人甚至活不過五十。




聽了東方朔的來意,義姁很有些吃驚。




倒是霍善得知義姁醫術了得,積極邀請對方過府為冠軍侯府給府中上下看診。這還是他第一次見到活生生的醫家!




從前村裡人有個頭疼腦熱,全都是他師父這位方士順便給治好的。




說起來義姁本也是野路子起家(事實上漢代也沒有十分正統的醫學教學機構),聲名鵲起以後才被請到長安為太后治病。




在漢代,醫、巫、商賈、百工都不屬於良家子,若是混不出什麼名堂來的話入仕或嫁娶方面會比較吃虧。




義姁早年沉迷學醫認藥,錯過了擇婿的好時機,後來她能靠行醫養活自己了,便覺得擇婿只會耽擱自己治病救人,又不是交不起那筆賦錢。




沒錯,漢代女子想要單身不嫁人,那是得每年給官府交錢的。




男人也要納稅“一算”,從十五歲納到五十六歲,也就是從十五歲起每年給官府繳納一百一十錢。




單身女子又不一樣,漢惠帝感覺大漢人口不夠興旺,所以規定十五歲到三十歲這個年齡段的女子如果待在家裡不嫁人,那就得納賦“五算”。




足足是男丁的五倍!




為了不花這筆冤枉錢,各家可不就趕緊給自家女兒說親嗎?




沒滿三十歲也不能守寡,守寡了得每年白給官府六百錢!




還是文景年間休養生息,大漢人口劇增,這種按人頭收的賦稅才降到了一年每人四十錢。




一年兩百的賦錢,對義姁來說不算什麼難事。




後來她為王太后治好病、讓弟弟當了官,自己也過了要繳納五倍賦稅的年紀,所以她得以一直待在長安研讀醫書以及行醫治病。




像東方朔這種邀約,義姁平時也接到不少,都是長安城中有名有姓的人家。




只是這冠軍侯府,她還真沒接觸過。




義姁取出自己行醫用的藥囊,隨東方朔一同出了門。




三人才剛走到門口,便撞見了從外頭回來的義縱。




義縱認得東方朔,見到他後眉頭皺了皺,詢問他阿姊這是出去做什麼。




義姁一五一十地與他說了。




義縱道:“早去早回。”




說完竟是不搭理東方朔,轉身進府去了。




義縱是劉徹提拔起來辦事的,一向看不慣東方朔這種每天動動嘴皮子就能在御前露臉的傢伙。




東方朔不以為意,將霍善抱上車後坐到了趕車的位置上,與義姁閒聊起來:“你這弟弟性子太獨了,得叫他多交些朋友才是。否則的話,估計很容易大禍臨頭。”




也是兩人算得上是朋友,東方朔才多勸義姁幾句。




義姁聽後眉頭皺起。




她當初便覺得這個弟弟不適合當官,他行事尚義任俠,若是當個遊俠兒還好,走了仕途便與旁人格格不入。




義姁嘆息著道:“都是四十多歲的人了,我也勸不了他什麼。若是他當真出了什麼事,興許陛下能看在昔日的情分尚讓我替他收屍吧。”




聽義姁這般悲觀,東方朔倒是寬慰起她來:“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際,用得上你這弟弟的地方還挺多,只要他能好好辦差,一時半會應當也不會有事。”




義姁沒說什麼。




自家人知自家事,她早便看出來了,陛下讓她弟弟辦的事沒那麼容易辦成。要不怎麼自從調到長安當這個左內史,她弟弟就整日把自己關在書房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