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84 章

若是高祖時期有人討論這樣的話題,可能還會被當成秦朝餘孽,現在大漢立國近百年,哪裡還有這種可能性?




何況就秦朝當時那個眾叛親離的處境,連秦朝餘孽都沒幾個。




真要有也被他們高祖給收編了,畢竟高祖當年還曾是秦朝的亭長,他建立漢朝後第一時間把旗幟換成與秦朝同樣的黑旗,從旗幟、服飾上增強關中父老的歸屬感。




為了能順利完成王朝的過度,高祖從方方面面都做到了“漢承秦制”。




後來天下逐漸安定下來,文帝便想著“改正朔,易服色”,慢慢調轉車頭建設具有大漢特色的社會制度。




最好能借機削藩奪爵逐步削弱跟老劉家共享大漢權柄的王侯勳貴階層。




當初景帝時期推行的《削藩令》並不是憑空冒出來的,賈誼早就已經向文帝陳述這麼幹的好處。文帝也想動手,可惜沒有幹成,只能讓兒子上了。




劉徹登基後也提出過“改正朔,易服色”,可惜他當時年紀太小,沒有說一不二的權威,所以他只能把這個想法先壓了下去。




只是去祭天的時候時不時換身黃色祭服出去晃盪一圈。




還有進出禁中的時候看著宮門眼神幽深:遲早把你們全刷成黃的!




現在憑藉著改良版的削藩計劃(推恩令)的逐步推行,回頭再想個辦法將封出去的侯爵收回大半,那就再也沒有人敢阻止他正式改制了。




到時候他們大漢要把正月定為歲首!




過年還是在正月過好,十月過年像什麼樣!




正是因為心裡始終存著改秦制、定漢制的想法,劉徹對秦末的情況也十分了解。




聽到嬴政詢問自己對《過秦論》有什麼看法,劉徹就來了興致,和嬴政討論起自己的想法來。




得知嬴政想問的是“如果秦始皇東巡順利歸來該如何解決秦末困局”,劉徹笑道:“那趙高和李斯都不是東西,應該找點容易引起眾怒的活給他們幹,等他們幹完再在大夥的強烈要求之下把他們給殺了以平眾怒。”




嬴政:“………”




你怎麼知道我想這麼做?




嬴政看向劉徹的眼神很複雜,非常複雜。




他早上是以拇指小人的形態見過霍去病的,從李時珍那兒得知霍去病乃是當朝大司馬驃騎將軍,年僅二十四歲的大漢戰神。能讓這位冠軍侯落後一步的人,無疑是當今天子無疑。




這大漢天子,說起話來還真是隨心所欲。




這是可以在外面隨便說的嗎?




旁邊坐著的霍去病也木著一張臉投餵霍善,試著分散霍善的注意力。




劉徹這也太不把他們當外人了,這是能當著他們面說的嗎?




這一刻,主父偃的身影彷彿出現在他眼前。




小孩子不要聽這些東西,當皇帝的人心可太髒了。




霍善一邊吃他爹投餵的糕點,一邊卻不忘支起耳朵聽劉徹和嬴政聊秦末局勢。




霍善積




極追問:“有什麼引起眾怒的活?”




劉徹道:“比如上次遷徙六國富豪到咸陽等地已經是十餘年前的事了,地方上肯定又長出幾茬豪強富賈,這不得再搞一次遷徙,爭取形成長一茬遷一茬的優良傳統。這麼要緊的事,隨便安排他們任意一個去負責都挺適合。”




霍善似懂非懂。




霍去病:“……”




糟糕,主父偃的身影更加鮮明瞭。




許是剛喝完自己心心念唸的黃米酒,劉徹心情大好,談興也頗佳。講完了自己會如何處置趙李二人,又興致盎然地說起對內政策和對外政策。